活水源頭:生命接枝

葉仁昌

〈約翰福音〉四章7-26

撒瑪利亞婦人的這個故事,各位應該不陌生。過去,大部分的人解釋《聖經》這一段故事,通常會強調耶穌如何超越當時的種族偏見。原本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是不相往來、甚至彼此不講話的。而耶穌竟然刻意要到撒瑪利亞(v. 4),並且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這當然是種族偏見的一個突破。但是,我今天不談種族問題,我要從另外一個角度,重新來解釋這一段故事。我們要來看看,這個撒瑪利亞的婦人對耶穌的認識,如何從一個「猶太的男人」到「先知」,到最後又如何知道他就是「彌賽亞」。

Ⅰ、尋尋覓覓、還要再渴

當我們讀這一大段經文的時候,請注意有兩處出現很奇怪的轉折,第一處是從15節到第16節,第二處是從18節到19節。我們先來看第一處,也就是從第15節到第16節,這個婦人與耶穌原來是在講「水」的問題,耶穌怎麼會突然轉折,要求婦人去把丈夫找來呢?要喝水跟她丈夫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這正是解開這一段故事的關鍵點。

這個婦人顯然有個很大的「慾望胃口」,因為,她居然換了五個丈夫,而且現在的這一個男人還不算是丈夫。很可能,她還在觀望,如果對方不錯的話,或許可以成為她的第六任丈夫;但如果不滿意的話,還可以趁早換掉。我們可以猜想,這個婦人一定很漂亮、有幾分姿色、或者條件很好,否則,怎麼能夠在那樣一個父權的社會中換掉五個丈夫!而以她的姿色,應該經常有男人跟她搭訕,甚至,我們可以猜想,當耶穌向她要水喝的時候,她可能習慣地以為是另一個跟她搭訕的男人,如果談得來,也許有可能成為她的第七個丈夫也說不定。

其實,這個婦人正代表著世界上許多一再尋覓、但慾望仍不能滿足的人。她換了五個丈夫,還是飢渴、不滿足,而且又找了第六個男人。一般的婦女會在早一點,並且結伴一同來打水,而這位婦人卻在正午大太陽的時候,孤單單地一個人前來打水。從某一方面來說,這是個不簡單的女人,因為,她竟然在一個男性社會中不斷換男人;她為了追求滿足,毫不畏懼地付出代價、挑戰社會禁忌。但問題是,她滿足了嗎?當然沒有,所以耶穌一針見血地告訴她,妳「還要再渴」!妳換了再多丈夫,「還要再渴」!

這婦人的五個丈夫、還有現在同居的男人,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或許,我們可以假設,第一個叫做「英俊」,是她在純純的少女時純純的愛,是類似劉德華、郭富城之類的白馬王子。但是,英俊不能當飯吃,中看不見得中用。所以,她又嫁了第二個男人,叫做「才華」,指望跟著他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但沒想到時運不佳,每次考試都太粗心,名落孫山。於是,這個婦人學聰明了,嫁給第三個男人,叫做「有錢」,從此她住進了豪華別墅,老公並且給了她一張永遠刷不爆的金卡。沒事就出國「瞎拼」。然而,遺憾的是,她很寂寞,因為,老公忙著賺錢,也很少回家。現在她終於覺悟了,嫁給第四個男人叫做「體貼」,只要每天都能陪著她就好了。後來她又嫁給了第五個男人,叫做「權力」。有了權力,好像什麼都有了。那麼,現在跟她同居的這個又是誰呢?我實在想不出來了,只好叫他做「通通都有」。

但是,她滿足了嗎?耶穌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問題。雖然她盡情地放縱慾望,但「還要再渴」!耶穌雖然沒有說出來,但耶穌非常清楚,妳現在的這個男人不會是最後一個,妳保證還會有第七、第八個丈夫。假如我是耶穌,我可能會告訴她,夠了!妳已經換了六個男人了,不管妳第七、第八個丈夫是誰,我們人生的最後一任的丈夫都叫做「死亡」──也就是「通通沒有」。

耶穌在這樣一個場景中,很清楚地對這個婦人提出呼籲,妳不要再換丈夫了,妳當來「求」我(v. 10)。因為,我能夠叫妳永遠不渴,我要將生命活水賜給妳。

耶穌在這裡透過了這一位很特別的婦人,指出了人類普遍的光景,就是尋尋覓覓,仍不滿足。其實,或許你沒有警覺到,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有五個以上的「丈夫」,我們嫁給虛榮、嫁給錢財、嫁給權力、嫁給美貌,嫁給一切我們以為會帶給我們幸福快樂的人事物。它們成為我們的偶像、我們的目標,我們也為這一切付出了生命重大代價。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空缺,迷迷糊糊過一生。但撒瑪利亞的這個婦人其實很精明、很清楚。她知道自己的空缺,但她卻以為下一個就可以滿足了、再換一個就可以滿足了。請問,這不就是我們許多現代人經常有的一種心態嗎?下一個就可以滿足了、再換一個,情況會更好。你聽過一個故事嗎?

曾經有一個乞丐問一個大富翁:「你究竟要有多少錢,才能得到真正的喜樂呢?」富翁伸出他那肥大的手,拿盡了乞丐飯碗中的錢,回答說:「只要再多一點點就可以了。」

以前年輕的時候,我曾經嚮往,如果我擁有一套高級音響和一大堆的音樂帶,我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是,今天看看我的許多CD,早就已經開始發霉了。後來我又想,如果我能有很多錢可以經常四處旅遊度假、又不用上班,我就會快樂如神仙了。是嗎?甚至,對於另一半,我們有的時候也會想,大概下一個會更好。

我記得,有一次,我開車帶著太太去上班,一路上聽著收音機,節目談到好像是七世夫妻之類的話題,我就很好奇地問我太太,「老婆,下輩子我們還要做夫妻嗎?」結果,雙方在楞了一下之後,竟然異口同聲地說道:「還是換個口味罷!」原來,我們兩個人在潛意識裡都覺得下一個可能會更好。

既然,我們存在著一種普遍心理,覺得下一個會更好,難怪,對很多人說,錢永遠賺不夠,享受該再多一點。然而,耶穌卻要告訴我們說:「Stop!夠了。」「人要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面成為湧流的泉源,直湧到永生。」(v. 14)

你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要我們「知足」而已!如果《聖經》講了半天只是要我們知足,那你乾脆就讀一讀《菜根譚》之類的人生哲學就夠了。我在這裡拜託各位不要輕易地「知足」,要有「健康的飢渴」──就是對於屬靈生命、對於生命活水的飢渴。很多人所謂的「知足」只是懶惰的託詞!他得過且過、不努力追求,卻說自己很知足。請各位看清楚,耶穌不是責備那個撒瑪利亞的婦人說,你有一口水可以喝就應該滿足了;耶穌乃是間接地責備她,妳為什麼對於屬靈的活水沒有飢渴!為什麼妳老是流連於慾望與世俗的滿足中!?弟兄姊妹,你有屬靈的胃口嗎?為什麼你常常不親近主、也不聚會,卻沒有飢餓的感覺?

我想,答案很簡單,就是我們已經充滿了許多「替代性的滿足」。這就好像小孩子零食吃太多了,以致於正餐吃不下。每次要吃飯的時候,他都說不餓,久而久之,就演變成營養不良,身體抵抗力或免疫力的薄弱。那麼,屬靈上的營養不良,結果會是什麼?就是冷淡、疏離和跌倒。

當我們翻開歷史,人類近百年來令人怵目驚心的一幕,就是慾望的徹底解放。大量的商品、氾濫的性關係、狂熱的權力追逐。它們為現代人提供了一種替代性的滿足。當然,這是一種虛假的滿足,但它們卻已經使得現代人失去了在靈性上成長的動力。休閒代替了聚會、宴樂代替了追求、電視代替了讀經。

然而,人心對於上帝的需要是沒有替代品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是有替代品的。譬如說,沒有咖啡、可以喝茶;沒有小汽車,可以搭公車;沒有鋼琴,可以改用keyboard。但人心對於上帝的需要,是你擁有了一切都無法取代的;是你吃撐了、喝足了,仍然會飢渴的那一個空處。

前一陣子從報紙上看到,武打明星李連杰在洛杉磯的豪宅非常廣闊,不僅有十幾個房間,而且連游泳池都搬到室內,他的每部片酬都至少是五百萬美金以上。然後我又翻到另一個版面,哇!汽車業今年的年終獎金是五個月,IC電子業和唯讀光碟機CD-I業的年終獎金則高達二十個月。心中實在免不了有幾分酸溜溜的羨慕,你不會嗎?

但是,讓我們平心而論,擁有了那一切又怎麼樣呢?人心對於上帝的需要是沒有替代品的。人心靈的深處就好比有個密碼鎖,如果你不認識上帝,就永遠打不開裡面的寶藏。你在那個密碼鎖外面堆了幾千億的家產仍然是無濟於事的。今天人類的悲哀,是對於打開這個心靈的寶藏毫無興趣,卻寧可一再地堆積「還會再渴」的東西。

生命的至寶是什麼?就是當你擁有了一切,仍然不能取代它;而當你失去了一切,仍然可以擁有它。並且,因為擁有它,你可以擁有所失去的一切;更因為擁有它,你可以失去所擁有的一切。弟兄姊妹,你真正握有生命的活水泉源嗎?

Ⅱ、活水泉源:靈裡的相交

但是,什麼是生命的活水泉源?答案就是上帝的靈與你的同在,與上帝在靈裡的相交,特別是過一個敬拜的生活。無論是個人的敬拜或是公眾的敬拜,敬拜都是親近神最具體、也最完整的表現。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一段故事中的第二處奇怪的轉折,就是第19節。為什麼耶穌談到她的丈夫後,婦人突然轉而談敬拜的地方呢?難道這跟她的丈夫有什麼關係嗎?當然沒有。在我看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一個轉折,是這個婦人很聰明,當耶穌將她的底細說出來後,她覺得很尷尬,但也因此知道眼前這個人是先知;而既然是先知,他所謂的「永遠不渴……直湧到永生」的水,當然是精神層面的,指的就是人與上帝之間的一種關係。

因此,她很主動、也很快地將話題轉到敬拜上。她問耶穌說,到底敬拜的地方應該在哪裡呢?猶太人認為敬拜的地方要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裡,然而,撒瑪利亞人卻不得其門而入,因此,就主張說敬拜的地方要在基利心山上。

這個撒瑪利亞婦人提出這個問題,反映了她當時的一個困惑與兩難。眼前這個人竟然和盤托出了我的底細,他是先知,我理當聽從他的教導來追求永生。然而,這個人卻是我們撒瑪利亞人所仇視的猶太人。我能夠聽從他嗎?或者,我還是應該追隨我祖先的傳統?

這個婦人其實已經開始渴慕了,她願意去喝那「永遠不渴……直湧到永生」的水,只是種族與傳統的問題將她給困住了,我該到哪裡去喝「永遠不渴……直湧到永生」的水呢?

弟兄姊妹,你有這樣的困擾嗎?我該到哪才能喝到生命的活水呢?是什麼樣的敬拜形式才能讓我得著飽足呢?是台北靈糧堂呢?還是韓國的禱告山呢?還是美國的馬鞍峰教會?

這幾個月來,我自己的教會在崇拜形式有明顯的改變,好像唱詩歌的時候愈來愈熱鬧,樂器的聲音也愈來愈混雜、大聲。有人說這是「右腦式的敬拜」,因為右腦是管理人的直覺、感情和想像。而相對的,我們以前則是「左腦式的敬拜」,因為左腦是管理人的思考、理性、分析及記憶。左腦型的敬拜較安靜肅穆,台上台下有所區隔。右腦型的敬拜則較熱情洋溢,台上台下打成一片。這兩種敬拜方式各有長處,但卻常互相批評。右腦型的批評左腦型的說:「你們安靜肅穆,沒有感情。」而左腦型則批評右腦型的說:「你們熱情洋溢,沒有內容。」

這其實是個無謂的爭論,因為敬拜的重點不在這裡。撒瑪利亞婦人提出的類似問題,更充分反映她在屬靈認知上的膚淺,但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她過去只是一直在慾望與世俗中打轉,一再地換丈夫來追求滿足。她當然不曉得屬靈這條路該怎麼走!她直覺地以為首先要解決的是敬拜地點或形式的問題。

耶穌給她的回答是一針見血的。敬拜根本不是地點或形式的問題,重要的只是你要有那一顆心,那顆真誠悔改、將自己順服於上帝主權的心。因為,神是個靈。祂不是空間地點或任何外在形式可以拘束限制的,敬拜最重要的是有上帝的靈的同在,並且能享受與這個靈之間的相交。

§、用心靈按真理

那麼,進一步地,要怎樣才能與上帝的靈同在並相交呢?耶穌提出來的答案是六個字:「用心靈」「按真理」。我們和合本《聖經》的譯法是「按心靈和誠實敬拜」,但更正確的譯法是「用心靈按真理敬拜」(in spirit and truth)。

耶穌講這個話是有歷史背景的,與法利賽人比較起來,真正的敬拜要強調的是「用心靈」,因為法利賽人過於在乎外在的儀禮和規條,他們的敬拜並沒有發自內在心靈。而與撒瑪利亞人比較起來,真正的敬拜要強調的是「按真理」,因為撒瑪利亞人拋棄了整部〈舊約〉的四分之三,他們只接受摩西五經,而不接受先知書,換句話說,他們的敬拜並沒有完整地站在神的話上。

如果沒有「用心靈」敬拜,結果呢?說的是一套,作的是另一套。經常,我們一方面在敬拜,同時又在嫉妒、說謊言、或從事欺詐的生意、或懷恨某一位曾經得罪你的弟兄姊妹。這叫做「用嘴唇」的敬拜(lips service),而不是「用心靈」的敬拜。

請我們特別注意第24節,耶穌指出,我們為什麼要用心靈按真理來敬拜呢?因為,「上帝是靈」。你能體會這兩者的關係嗎?很簡單,當我們「用心靈」敬拜時,才會與「神的靈」相通。不僅是我們的心靈在敬拜,神的靈也在激動我們從事敬拜。而當人的心靈與神的靈相通時,交會的那一點就將好像是原子彈釋放的威力。很多人羨慕神蹟,其實,最大的神蹟就是人的靈竟然能夠與神的靈相會;而這也正是其它所有神蹟的共同基礎。

那什麼又叫做沒有「按真理」敬拜呢?昨天我們在小組很熱烈地討論到,「拜拜」和「敬拜」有什麼不同?我們歸納起來有兩方面:第一、拜拜是出於鬼神的恐懼,敬拜是出於對神的愛;第二、拜拜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交易,而敬拜卻是以神為中心的一種順服。

很多人說信仰宗教重要的只是「心誠則靈」,但這句話是不對的。除了「心誠」,還要「按真理」。否則,會將假神當作真神來敬拜;還會將短暫的當作永恆、虛妄的當作真實。

經常,我們來到教會,敬拜的竟然是自己的肚腹和慾望,不是嗎?這也是因為我們沒有「按真理」來敬拜。結果,搞了半天,上帝竟然淪為人肚腹和慾望的工具。當你需要錢的時候,上帝變成財神爺;當你需要愛情的時候,上帝變成邱比特;當你要考大學的時候,上帝又變成文曲星。弟兄姊妹,今天你來到教會,是拜拜還是敬拜?如果你在這裡的禱告只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交易,原諒我這麼說,你只是來拜拜,而不是敬拜!

台灣這些年來在韓國的影響下,愈來愈流行「敬拜讚美」。這是好的,但我們也必須儆醒,在敬拜中最重要的雖然不是禮儀,但也不是音樂、而是神的話,也就是真理。崇拜部絕對不是禮儀部,但也不等於音樂部。無論是猶太人的會堂、或是初期教會的敬拜,都是「verbal character」的。教導上帝的話永遠是敬拜中最重要的特徵,貫穿整個崇拜的是神的道、是真理。公眾的敬拜是如此,家庭的敬拜是如此,個人的敬拜也是如此。

§、敬拜是得勝的禱告

當我們講到與上帝在靈裡的同在和相交的時候,很多人以為就是禱告。但是我想,更正確地來說,得勝的禱告乃是以敬拜來結束的。在禱告中,我們與神交談、享受團契;但是禱告到最後,應該是以完全的俯伏屈膝來完成禱告的。所以,為什麼有人說,「禱告就是一種敬拜」。

我堅決地相信,任何一個真正親近神的人,最終,必然是走到敬拜,也就是對神的完全降服、對神的至愛的徹底流露。我們甚至可以說,敬拜是基督徒整個信仰生活的最高潮。是人與上帝之間關係發展的最終目的之一。敬拜的一個很重要的理由,是因為我們在禱告的時候,可以從靈裡的深處遠遠看見耶穌已經得勝了。

哈利路亞!這實在是最好的答案,也是我們敬拜的最重要理由。因為,耶穌已經得勝了!容許我這麼主觀地說,如果禱告沒有用敬拜結束,禱告就沒有完成;如果禱告沒有走到敬拜,就不算是得勝的禱告。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的禱告,先是低頭,最後是抬頭;先是雙手握起的祈求,到後來是舉起雙手的得勝讚美。

有一位廖美喜姊妹是金駝獎的得主,她卅九歲時得了乳癌,醫生宣布她只能活三四個月,但她動完手術後居然活了四年以上。到第五年,有一天她的頭突然非常痛,原來癌細胞已轉移到腦部,生命岌岌可危。當馬偕醫院的牧師和醫生去探望時,她就簽了器官自願捐贈書,並且接受義工的訓練,用她的餘生來幫助其他生病的人。當她幫助病人時,她甚至忘記自己也是一個病人,有人好奇地問她為何活得如此喜樂,原來是她父親的一句話:「癌細胞可以跑到妳身上的任何地方,唯獨一個地方它不敢侵犯,那就是妳敬拜上帝的心!」這話大大地感動她。故她每天早上起來就敬拜感謝神,她在敬拜中看到神的寶座,神的寶座流出能力,她就靠著這能力在病房中服事病人。

敬拜不是一個時段,乃是一種生活。上帝在任何時刻都渴望我們的敬拜。這樣的敬拜可以使我們在地上能過得勝的生活。全身每一處地方都會軟弱,唯一不會軟弱的地方,就是人的靈與神的靈相會交融的地方。而這種相會交融在敬拜中達到最高潮。

每一次來參加崇拜時,我都會感到心靈中很大的滿足,但是不要忘了,主日的崇拜並不是唯一的崇拜,也不是要替代家庭的與個人的崇拜。它乃是提供崇拜的典範,幫助我們在家庭的敬拜與個人的敬拜上不斷被激勵和提昇。

Ⅲ、結論

最後,讓我總結今天的信息,

第一、這個撒瑪利亞婦人正代表著世界上許多一再尋尋覓覓、但仍然不能滿足的人。而這就是人類普遍的光景。但是,

第二、耶穌並不是只教導我們要「知足」而已!祂要我們有「健康的飢渴」,就是對於屬靈生命、對於生命活水的飢渴。

第三、生命的至寶是當你擁有了一切,仍然不能取代它;而當你失去了一切,仍然可以擁有它。並且,因為擁有它,你可以擁有所失去的一切;更因為擁有它,你可以失去所擁有的一切。

第四、生命的活水源頭就是你與上帝「在靈裡的相交」,而敬拜是親近神最完整的表現。

第五、敬拜的秘訣是六個字:「用心靈」「按真理」。

第六、如果禱告沒有走到敬拜,就不算是得勝的禱告。全身每一個地方都會軟弱,唯獨不會軟弱的地方,就是敬拜上帝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