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擋技術之觀念與打法
所謂推擋顧名思義乃推和檔的一門技術;何時該推,何時該檔,而這些該推或該檔的時機掌握與判斷就考驗著直拍選手的反手功力。推擋技術在直板快攻選手中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技術,在比賽中使用反手的機會有時多於正手,尤其在相持擺速時更是比賽中必須經常使用的重要技術。因此,正手板選手如果沒有很好的反手
推擋能力,光是要在國內桌壇擠進國手之林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另外,我國正手板選手這門技術上的表現相當突出,除了推、檔球技術外,台灣選手特有的"彈球"也受到各國的矚目。(1984~1987年間韓國國家代表隊,包括金崎澤、金浣、劉南奎等好手都曾來台集訓主要學習台灣特有的
推擋技術。)
推擋技術的主要特點離台近、球速快、動作小、變化多。在相持對攻中可以快推或加力推結合落點變化來調動對方腳步,爭取主動;有時也可以用它來牽制對方的弱點,為正手進攻或側身進攻,創造較有利的時機。在掌握和運用
推擋時,必須要求做到速度快、變化多、力量大;速度快是推擋最重要的要求。推擋如果沒有快速的特點,將失去其主要功能。因此,在掌握和運用推擋時,加快推擋的技術是很重要的。
力量大事推球的次要要求。運用加力推或減力檔球相結合來對付以中台進攻為主的對手,才能有效的調動和牽制對方,爭取主動。加力
推擋應注意下列幾點:
(一) 擊球時間大多要在高點,愛保持速度的情況下,使擊球點與網高差不多,以便加力推球(這就是我國選手獨特的彈球技術)。
(二)
擊球點要確定在右胸前的適當位置,以便上臂和前臂向前發力,如果擊球點過於身體左側,那就會造成手臂向左發力而減少向前的力量(如球在左側時,腳步應移動至適當的位置擊球)。
(三) 加力推球時要注意上臂、前臂先向後上方胸前引拍,同時適當運用腰部和中指的力量輔助發力。
變化多是推擋戰術要求。由於動作小、速度快,它的變化主要是落點、旋轉、力量的變化。要求有斜線、直線、中路、大角度及遠、近的變化,不但在主動
推擋時能變,即使在被動時也能要有適當控制落點的能力。
-
推擋握拍主要在於大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手指頭的交替變化,推擋時食指緊緊扣住握炳,大拇指放鬆頂住左握炳之邊緣,中指與其他兩小指責輕輕頂住球拍,藉以固定拍面。(此為日本是球拍之正手板推球握拍法)。如果使用的是中國式的球板,因為握炳沒有像日本式球拍可以支撐,所以在推球時大拇指與食指應同時握住兩邊,大拇指指稍微放鬆頂住即可;且握拍時弧口較日式球拍大一些。
-
推擋時左腳稍前,或兩腳與肩同寬,身體稍微向前傾,兩眼注視對方之來球,手肘自然放在靠近腰部右側附近,左手可以稍微自然地往上提,以做為身體協調性之輔助功能。
-
推球時拍面成90度,由左上胸前往前推球。推完球收回動作自然應自然放下,再依此動作反覆練習。
-
擊球前上臂、前臂適當地往後引拍(動作要小一些)。
-
擊球前手臂迅速向前迎球,再來球的上跳點擊球。
-
觸球的剎那手腕外旋,使拍面觸及球的中心中上部位,手臂主要稍微向前、向上輔助用力。
-
回球力量較重、速度也較快。比賽使用加力推擋長可迫使對方離台,陷於被動防守的局面。
-
擊球前前臂必須提起,上臂後收,肘部貼近身體。
-
在球的上升點(最高點)擊球。
-
擊球時適當運用身體和轉腰動作加大,手腕發力,並用中指頂住拍背向前用力推。(加力推擋國內以吳文嘉、蔣澎龍、張雁書等選手為代表之典型,在比賽時可以注意其"彈球"之威力)。
-
在對弧圈球或對攻相持時,使用推擋改變球的旋轉,變化角度和落點,能增大對手進攻的難度。
-
在上升點(最高點)擊球。推加轉弧圈球時,手臂要先迎球。
-
擊球時球拍應觸及球的左側中上部位,向左前下方用力。
-
推擋變直線時手腕要稍微內屈,拍面朝直線方向,觸球的右側中心上部,向前發力。
-
在對攻中使用下旋推擋改變回球的旋轉性能,使對方攻、推下網或使對方對推時不易發力而造成被動。(此一技術國內的紀金龍、紀金水兩兄弟是最佳的下旋
推擋球員)。
-
在高球點或在球下降前期擊球。
-
擊球時拍面要稍微後仰,觸擊球的中下部位,並向前下方用力。
-
以前臂、上臂發力為主,手腕觸球時可適當地稍微往下切推,以增大球的旋轉。
-
臂和手肘部位離開身體右側,容易使拍面過於垂直,而影響推球速度和發力。
-
推球時不會運用轉腰來輔助發力。
-
推球前手臂不會向後引拍,或擊球距離太短,影響發力。
-
要經常移位使球永遠在適合發力的位置觸球。(如不會移位腳步將很難打好推擋之技術)。
-
手腕太活,拍面角度不穩定或手腕發力過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