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學年第一學期
家庭暴力課程大綱
【開課系所】 : 社會工作學系
【開課年級】 : 四年級
【修 別】 : 選 修
【科目名稱】 : 家庭暴力(Family Violence)
【學 分 數】 : 上學期 三 學分。
【授課教師】 : 陳圭如
【上課時間】 : 每週五AM9:10∼12:00
【教學目的】 :
當社會、政治、經濟紛擾不安,暴力儼然成為生活周遭無可避免的問題。傳播媒體不中斷的家庭暴力報導,一幕幕怵目驚心、令人不忍的畫面反覆播出。諸多不等程度的親子、婚姻暴力事件,甚至嚴重受暴致死的兒童案例,不堪長期受虐的殺夫新聞,以及指向社會工作者未能及時處理的疏失,引發社會工作專業諸多討論。事實上,家庭暴力事件在我們的周遭已存在很長一段時間,只是社會變遷導致家庭型態複雜化及家庭功能的式微,加之近年來經濟嚴重不景氣造成家庭內部壓力劇升,使得家庭暴力現象似乎有增加的趨勢。大眾媒體爭相報導使家暴問題浮上檯面。然而暗夜哭泣的受害者是否得到應有的協助,政府及社會是否因家庭暴力防治法的施行投入充分的資源以因應問題,都仍有討論空間。由於家庭暴力不僅影響婚姻及家庭生活的品質,對個人安全感造成威脅,更使孩童承受長遠的負面影響。做為協助弱勢的社會工作專業,家暴問題已是亟需積極投入的領域之一。家庭暴力防治法於民國87年6月通過,使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有了法源依據。唯家庭暴力為高度複雜性問題,即便在民權高張的今日,傳統觀念對『家』仍有牢不可破的保護性;一般社會大眾仍然不擅於主動介入他人的家務事;各相關機構之人力資源也難以應付層出不窮的議題。家庭暴力問題可能需要更多的重視與更多人力的投入。本課程將依家庭暴力防治法,對其所涵蓋的兒童、青少年、婦女、老人之虐待現象與保護服務,進行探索。對家庭暴力之現況、歷史源起、相關理論、社會工作處遇方法、以及相關協助系統,透過實例進行分析、討論,使學生對家庭暴力問題有所認識,並增進其處遇準備。
【課程內容】 :
本課程主要內容為透過實例討論,瞭解家庭暴力的現象與社會背景;透過文獻探討家庭暴力的原因與相關理論;對政策及相關法規進行瞭解,以討論各系統介入防治的情形。
上課方式以分組報告、課堂討論方式為主。修課同學需負責實地找尋相關主題文獻資料、觀察或訪談實際案例,並在課堂中分享、討論。老師的角色是提供相關書面資料及社會資源,並回應與討論的各項議題。
婚姻暴力之歷史探討;社會觀念、家庭及文化經驗
兒童虐待之歷史探討;社會觀念、家庭及文化經驗
家庭暴力之發生率、原因與相關理論(心理學;社會學;女性主義)
兒童疏忽、心理虐待、身體虐待 、性虐待
婚姻暴力:施虐者與受虐者
婚暴中的目睹兒童
老人虐待
回應家庭暴力
相關處遇系統:司法體系與警察介入、醫療協助系統、加害人處遇、社會工作系統
暴力與非自願性案主的輔導
相關法令及實例討論
社工人員自我照顧議題、案主暴力
社會工作介入家庭倫理議題與困境;課程總結與未來展望
【評分依據】:
家庭暴力之歷史探討;社會觀念、家庭及文化經驗 10﹪
兒童身體虐待、疏忽、心理虐待、性虐待
10﹪
婚姻暴力的施虐者與受虐者及目睹兒童
10﹪
社會工作介入家庭的倫理議題與困境
10﹪
非自願案主與案主暴力議題
10﹪
(以上五份報告為課堂後報告,內容包括議題重點、個人看法及心得等,於上完課之下一週繳交)
專題報告(現象討論、相關理論及處遇)
50﹪
(請同學選擇一有興趣之議題撰寫,內容應包括:問題定義、研究目的、現象分析、問題討論、建議與結論等,
報告請於學期結束時繳交)
【參考書目】
柯麗評等著(2005),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台北:巨流。
周月清(1996),婚姻暴力─理論分析與社會工作處置,台北:巨流。
余漢儀(1995),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台北:巨流。
高鳳仙(1999),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專論。台北:五南。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性別與社會、建構(上)(下)。台北:
心理出版社。
何春蕤主編。1997。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上)
(下)。台北:遠流。
湯靜蓮、蔡怡佳(1997),我痛!走出婚姻暴力的陰影。台北:
江季璇、周月清、張宏哲。社工介入家庭保護倫理問題。徐震主編(2001),社
會工作倫理,第七章。台北:五南。
彭淑華等譯(1999),家庭暴力,Alan Kemp原著,Abuse in the Family-An
Introduction 。台北:洪葉。
陳圭如、孫世維譯(2007),案主暴力與社會工作實務,心理出版社。
Richard
J. Gelles & Donileen R.
Loseke(1993),Current Controversies on Family
Violence,Sage Publication, Inc.
Robert L. Hampton(1999),Family Violence,Sage Publication, Inc.
Ola
W. Barnett, Cindy L. Miller Perrin & Robin D. Perrin (2005), Family
Violence
Across the Lifespan, SAGE Publications, Inc.
【修課注意事項】
1.選修家庭暴力課程者需對家庭社會工作及家庭暴力問題有興趣,且願意配合完成作業者。
2.第一週請務必出席,以瞭解上課方式、內容,並預做準備。
3.請準時出席上課,事假需事先取得教師同意。(無故缺席兩次以上每次扣總成績3分;
遲到扣總成績1分;三次點名未到者不予計分)
4.請上網將法案列印並帶至課堂上(家庭暴力防治法、特殊婦女扶助條例等)。
5.主動參與課程討論、團體作業及其他學習作業;上課前完成應讀之資料,包括有關書籍與期刊文章;有※為所有同學每週必讀資料;其他則由每週負責組別閱讀並向同學提出報告。
6.請同學準時完成及繳交作業;並參與各項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