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的分類與內容


體能包括健康體能、從事運動或比賽活動所需要的運動(競技)體能,以及因應不同運動項目及其型態的專項運動體能。

健康體能

健康體能的四大要素是

1.心肺耐力;
2.肌力與肌耐力;
3.柔軟度;
4.體組成。

換句話說,這四個要素良好,代表一個人身體強健,健康狀態良好。
    1.這四個要素之中,以心肺耐力為首要。心肺耐力的表現,就是讓人全身忍受一定量的負荷活動,並達到心跳呼吸加快加深的狀態,看看能持續多強多久的能力。日常生活要有這樣的例子不多,這也是一般人容易忽略心肺耐力訓練或維持的主要原因。這裡舉一個例,假設你每天要去上學或上班的途中,有一段路連續上坡,而又沒有適當交通工具,必須花五分鐘甚或十分鐘連續爬坡,這時心肺耐力好與不好,就會反應出來。澳門大學在搬到橫琴之前,在氹仔校區前有一段陡坡,就有台灣及外國去的老師,為了趕上課,爬到昏倒的紀錄。這種持續爬坡的能力,是心、肺、血管、肌肉及其他器官支持身體長時間活動的能力,代表我們的呼吸及心血管循環系統,提供有氧能源效能的優劣。
    2.肌力與肌耐力的良窳,代表肌肉量能否足夠支持我們的肢體維持生命中的勞動,像起身,走動,跑動,持物行走操作等等。人過三十,人體肌肉如果沒有好好訓練維持,每年會以1%的速度流失。肌肉量不足,不只體態佝僂,身體器官也會因缺肌肉力量支撐而互相擠壓,而生病痛。肌肉量足,不只體態優美,全身散發出的強健的生命活力。
    3.柔軟度,代表的是身體關節活動度的大小及其週圍肌肉肌鍵群的延展能力。我們肢體上的關節腔及軟板,因年紀老大及使用而萎縮或磨損。如果沒適度的伸展訓練,便會日漸緊縮而致活動度減小,不但會影響生活起居,也會讓人益顯老態。柔軟度良好的人,跟肌肉飽滿的人一樣,不只體態舉止優雅,總是散發青春氣息,吸引目光。
    4.體組成則是指脂肪在身上的比例,脂肪多寡,通常被指為胖瘦的程度,但更精確的意義應要計算肌肉及脂肪在我們體重上的佔比。脂肪過多,不只體型外觀可能帶來的困擾,比較嚴重的是長期下來會容易有心血管方面病變,所以不只很難看到長壽的肥胖者,生命歷程中,身體將提早為病痛折磨,生活品質,生命樂趣,都會受到影響。

運動體能

運動體能又可分成一般運動體能及專項運動體能

1.一般運動體能
    一般人在閒暇時候,從事各項運動,均需要一定量的運動(競技)體能,包括速度、肌力、肌耐力、爆發力、柔軟性、敏捷性、協調性、平衡感、反應速度、準確性、心肺耐力等體能要素。但並不是從事每一種運動或活動都會用到每一項要素,這個就要看運動的型態及其特性的需要,所以也就形成個別的運動項目有其專項運動體能的現象。

2.專項運動體能
    每一運動項目,會因其運動型態及特性而對某些競技體能要素有其特別重要的需求,也就是如果一個人這些關鍵作用的體能要素好,那麼他就適合發展這個項目,或在這個項目上比較容易取得成就。但這些專項運動體能,在不同運動項目中即使同一種要素,也會因運動項目的技術差異,而使訓練及使用上有些不同及變化。例如,舉重選手須要力量與爆發力,籃球選手也須要力量及爆發力,但兩者的訓練及表現方式,還是有不小的差異。
    所以,這裡就又產生兩個概念:
(1)某運動項目會有它的關鍵性之重要體能要素,就是該項目的專項體能,例如:舉重選手的肌力及爆發力,體操選手的爆發力、平衡感與柔軟性。
(2)相同的體能要素在不同項目的專項訓練與表現差異,形成了該運動項目對該項體能的專項(特殊)性。例如,舞者及跆拳選手的柔軟性、短跑選手起跑及對抗性球類運動的反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