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泳 |
作者:金花 陈宝玲 冯琦虹 |
绪 论 游泳是在水里凭借肢体动作同水的相互作用力而进行的活动技能。它一直与人类生存、生产、生活联系着。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起来的。游泳在其温长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 一、 游泳运动的意义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海岸线很长,江河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为开展群众性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游泳可以使水浴、空气浴、日光浴三者结合。它不仅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而且也适合男女老幼进行锻炼,是简单而易行的一项体育活动。 游泳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点运动项目。大力开展游泳运动,对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我国体育运动竞技水平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游泳对增强体质的意义 游泳是在水的特殊环境里进行的一项体育运动。水的导热能力比空气大25倍左右。在18℃水里,人体每分钟散失20-30卡热量,以抵抗冷水刺激,而水温刺激又引起皮肤血管的舒缩反应。经常进行游泳锻炼能改善体温调节机能,以适应外界气温变化的需要。 据测定,空气的密度为1.293克/升,水的密度比空气大800倍左右。人体若在水中静止不动,水深每增加1米,每平方厘米表面积所受的压力要增加0.1个大气压。人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感觉呼吸急促,比在陆上费力,是因为胸腔受到水的压力高达12-15公斤。这就迫使呼吸肌必须用更大的力量来完成呼吸动作。经常进行游泳锻炼,不仅可增大呼吸肌的力量。扩大胸部活动幅度,而且能增大肺的容量,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 游泳时,人体处于平卧姿势,在水的压力作用下,肢体的血液易于回流心脏,加之游泳时心跳频率加快,心血输出量大大增加。长期从事游泳锻炼,心脏体积呈明显的运动性增大,收缩更加有力,血管壁厚度增加,弹性加大,每博输出的血量增多,安静时心率徐缓。 游泳也是人们饶有兴趣的一项娱乐活动,对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有积极作用。 (二)游泳的实用价值 游泳在生产建设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许多水上作业,如水利工程施工、水上运输、水下操作、渔业生产和防洪抢险以及打捞救护等,都需要掌握游泳技能,方能更好地克服水的障碍,更好地完成任务。 第二节 游泳安全、卫生常识 游泳教学活动是在水中进行,初学者在水中不能随意呼吸,也不能随意行动,并容易呛水和失去平衡,造成溺水事故,有些已会游泳者,由于抽筋、碰撞、疾病、精神紧张等也会发生溺水现象。所以游泳教师必须有高度的安全观念,备课时要认真考虑安全措施,上课时认真落实安全措施,从而彻底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一、游泳教学的安全组织工作分以下方面: (一)在上课前要做到: 1、加强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贯彻整个游泳教学的始终。 2、进行健康检查,在每年游泳季节开始前,通过医务室对全体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凡有传染病、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病以及癫痫病等。一律不能下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注意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 3、准备好场地和安全救护工具。教师要在上课前熟悉池的深浅,标出深水和浅水区。假如是在天然水域进行上课,更要在课前勘察好上课场地的水情、地形,并准备好简易的安全救护工具,如救生圈、竹竿、绳子、浮板、充气的球等。 (二)下水前要做到 1、组织好安全小组,每个安全小组由2-3人组成,挑选责任心强,水性好的学生任组长,小组内成员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并注意清点人员。 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3、落实救生员。每次上课应指派1至2名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救生员,在岸上进行观察。如发现情况,应立即发出救呼信号和使用救生器材进行救护。 (三)上课时要做到 1、每上第一次游泳课,必须对每个学生进行摸底测验,以便切实掌握学生的游泳技术水平,作到心中有数。 2、经常检查人数。大约每隔15分钟检查一次人数,以防万一出现事故能及早发现。 3、教师要全面观察与着点照顾相结合。教师的位置应站在能全面观察学生的地方,并对不会游泳的或个性强的学生多注意。要注意防范在深浅交界处发生事故。 4、严密组织教学,加强组织纪律性,实施令人禁止,不得自行其事。学生如果要离开队伍,必须经教师同意,归队时也必须向教师报告方能入水。 (四)课后清点人数进行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指出课中应注意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观念。 二、游泳的卫生常驻识 (一)游泳时应注意的卫生事项 1、游泳者要进行体检。为了保证游泳者的的健康和安全,防止疾病传染,在游泳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凡是患有传染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细菌性痢疾、化脓性中耳炎、皮肤病、精神病及有开放性创口等,都不宜游泳。 2、饭后和饥饿时不宜游泳。如果饮食后游泳会减少消化器官的血液供应。使消化器官功能降低,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另外,由于水的温度和压力会使胃肠的蠕动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引起胃痉挛,出现腹痛或呕吐。因此,饭后一般需要相隔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再游泳。饥饿时游泳也不好,因为空腹时血糖含量下降,游泳时易出现头晕或四肢无力,甚至有昏厥的可能。 3、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游泳。人体在剧烈运动或强体力劳动时,新陈代谢活动增加,体温升高。如果此时马上下水游泳,身体突然受到冷的刺激,体温迅速下降,对病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感冒。另外,在剧烈运动或大强体力劳动后,人体已经感觉疲劳。肌肉的收缩及瓜能力减弱,动作不易协调,如果马上游泳,就会造成疲劳的积累,容易引起肌内抽筋或发生溺水事故。因此,在剧烈运动或强体力劳动后,应休息一会,待体力恢复正常后再游泳。 4、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可提高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使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增加,身体各关节的活动范围加工,灵活性提高。这些变化,有利于身体更好更快地适应游泳运动的需要。 5、游泳时要讲究公共卫生。游泳池、场属于公共场所,游泳池水质的好坏对每个游泳者的健康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公共卫生,遵守游泳池卫生守则,以保持池水的清洁。 6、女生月经期游泳要采取卫生措施,未采用措施不宜下水。 7、游泳结束后应做整理活动。上岸后应马上擦干身上的水。以防受凉。游泳后最好点些眼药水,以予防眼病的感染。 三、游泳时常见的几种现象和处理 (一)皮肤过敏 下水后由于冷水的刺激、出水后被风吹,有时会引起皮肤过敏,皮肤与敏轻者表现为皮肤发红,起疙瘩。严重者则会出现头晕、心跳、气喘、恶心和呕吐等现象。在游泳中,如遇上述情况,应及时上岸,擦干身体,穿好衣服、注意保暖,喝点热开水,出点汗一般能很快恢复。如果反应严重的应请医生诊治。 (二)头晕 游泳时站在水中休息,或上岸时,由于身体姿势由平卧改为站立,血液循环受重力改变的影响,不能及时回流心脏,造成脑部血液暂时供应不足,产生头晕现象。另外,人体在水中大量散热,清耗的能量也较大,有时也因血溏下降引起头晕。以上的现象一般来说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休息之后很快便能恢复。经常游泳锻炼,头晕感觉就会逐渐消失。如果头晕越来越严。 (三)呛水 呛水是水从鼻腔或口腔进入呼吸道而引起的。一般初学者,由于未掌握游泳的呼吸技术,或因风浪来临没掌握好呼吸时机而导致呛水。发生呛水时不要紧张,应沉着冷静地把头露出水面,随即调整呼吸,就可避免继续呛水,恢复正常呼吸。 (四)耳朵里灌进水。耳朵灌进水,一般可用脚跳法,如右耳内进行,头偏向右侧,用右脚单跳几次,水就可流出。必要时也可用耳道把水吸出。千万不要用火柴棍、发卡或锐利的东西乱勾乱挖,以免把外耳道或鼓膜穿破,引起感染,导致中耳炎。 (五)抽筋。抽筋是在游泳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所谓抽筋,就是指肌肉发生强直性收缩的现象。发生抽筋时,要保持镇静,必要时可呼救或自作解脱。解脱时要利用“反向原理”—— 把抽筋的部位向相反方向拉长和松弛。 例1 * 学习内容: 熟悉水性的练习: *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在水中的身体平衡; 认知目标:了解水的特殊环境,培养对游泳的兴趣。 * 教学阶段:水平一 * 教学内容: 1、 水中走,跑 2、 浸水(头入水) * 教学步骤: 陆上练习:1、一般性准备活动; 2、一路纵队围绕圈、斜穿走、跑走练习; 3、手拉手向左、向右并步跑; 4、两臂保持不同姿势的走、跑、跳练习; 5、听到信号半蹲、全蹲或双臂上举上跳。 6、站立做一次呼吸动作之后,下蹲、屏息。 水中练习:1、下水、沿池边排、报数; 2、扶池边向两侧走动; 3、同伴手拉手向前、后、两侧走动; 4、双手扶前面同伙的肩,向前、后、左、右绕圈开火车; 5、半蹲,下颏触水,短时屏息。 6、半蹲,鼻子触水,睁眼,短时屏息。 7、全蹲,头入水,睁眼。 要求:屏息由10秒增至30秒。 8、游戏比赛: (1)快乐的海 要求:跃起后俯卧或侧卧入水,臂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入水 (2)水中火车赛跑 要求:分组成纵队,双手扶前面同伙的肩看哪一队跑的快; (3)水中潜艇比赛 要求:方式同上,要求脸埋在水中做跑的比赛。 (4)水中寻宝 要求:池底放些小石仔,一定时间内浸水拾到石仔数量多为胜。 * 教学建议 1、 教学方法多用循序渐时法,逐渐消除怕水心理。 2、 教学过程中要求睁开眼睛,有助于消除怕水心理。 3、 浸水屏息,对初学者的要求是闭气时间由短到长,长时间闭气是浮体,滑行的必要条件并为以后学习各式游泳创造有利条件。 * 家庭作业 1、 在盛水的脸盆和浴盆中脸入水,做闭气练习时间由短到长。 案例2 * 学习内容:游泳的呼吸 *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掌握游泳的呼吸方法 认知目标: * 教学阶段: * 教学步骤: 陆上练习 1、 站立,快速用力嘴吐气,然后用嘴深吸气屏气3-4秒,反复练习。 2、 结合下蹲动作,重复上一个呼吸练习(站立做一次呼吸动作之后,下蹲、屏息)。 水中练习: 1、体前倾站立(下颏触水),连续做15-20次,呼吸动作。呼吸之后,短时屏息。呼气时,尽量在嘴前吹出一个旋涡。 2、体前倾站立,脸入水,睁眼,看池底,结合前一个呼吸练习,做本练习(头抬出水面时,要求不要用手拌脸)。 3、 一路纵队,逐个潜过藤圈 4、 下蹲入水,然后跳起,腾空时呼吸,连续做五次。 5、 水上快吸,水中慢吐的呼吸练习。 * 教学建议: 1、 对初学者不强调用鼻呼气,因用鼻呼气很容易接着用鼻吸气而造成的呛水。 2、 要抓住水中呼气和吸气时间两个环节,因不能呼气,就不能吸气。 * 家庭作业 1、 每天早晨做此套练习,在脸盆、浴盆中做脸入水的呼吸方法 案例 3 * 学习内容:展体与滑行 *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身体在水中维持平衡的能力 认知目标: * 教学阶段: * 教学步骤: 陆上练习: 1、 一般发展的身体练习; 2、 双臂上举,掌心向前,头尖在两臂间,向上伸展,目视手掌,提踵,保持3-4秒(与水中滑行姿势一样)。重复5次。 3、 卧在体操凳上模仿不同姿势的俯卧、仰卧滑行姿势。 水中练习 1、 下水。臂保持不同姿势,不同划水动作,水中走,跑跳练习。这些练习与呼吸练习交错安排。 2、 睁眼头入水练习。潜过竹竿,藤圈等物练习。 3、 两人一组。练习者双臂前伸扶板俯滑行,另一者牵引扶板。 4、 双臂前伸,双脚蹬池底做的俯卧滑行,保持展体姿势成流线型向前滑行。 5、 划水和转体滑行。 一臂前伸,另一臂置于体侧,俯卧滑行,前伸臂向大腿划水,同时向该臂方向侧转,再转成仰卧姿势;然后仰卧滑行。 6、巩固水中慢吐气技术的游戏。 “谁家锅里水烧得开?”“谁吐泡吐得多” “火车吐气钻山洞”“转体滑行” * 教学建议: 1、用比赛或评定优、良、及格的距离标准,促使学生增长滑行距离,有利于掌握各泳式的身体姿势。 * 常见错误: 滑行过程中 腰,抬头。 * 原因: 1、 动作概念不清; 2、 挺髋。 * 纠正方法 1、 讲解、示范、明确概念及要领; 2、 陆上强化展体动作,体会展体时腰部和腹部的肌肉感觉。 3、 头夹在两臂之间。 案例4 * 学习内容:蛙泳腿部技术 *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蛙泳腿部动作 认知目标: * 教学阶段: * 教学步骤: 陆上练习: 1、坐撑模仿蛙泳腿。收、翻、蹬、夹、停 要求:初学者用眼睛看腿部动作是否正确; 重点:体会翻脚时的肌肉感觉。 2、俯卧凳上做收、翻、蹬夹、停的动作 要求:先分解后连贯、边想边做、同伴帮助,体会和纠正动作。 重点:体会翻脚和脚蹬夹的路线及动作节奏。 水中练习 1、固定支撑做蛙泳腿的练习。 A、同伴托练习者腹部,身体平卧浮于水中,做收、翻、蹬夹、停动作。 要求:收腿时脚不能露出水,同伴以予纠正动作。 重点:练习者体会、控制腿的收、翻、蹬夹、停的动作。 B、练习者手扶浮板练习腿泳腿,同伴握浮板牵引。 要求:同伴牵引使练习者身体漂浮,练习者按蛙泳腿动作要求进行 重点:体会收、翻、蹬夹、停的节奏和路线。 2、无固定支撑蛙泳腿练习 A、蹬边滑行接蛙泳腿 要求:慢收、快夹,西脚并拢漂一会。 重点:保持身体流线型、翻脚对准水。 B、扶浮板蹬蛙泳腿,逐渐增加游距 要求:扶板展肩,结合呼吸练习。 蹬一吸气,收一屏息或呼气 重点:练习过程中,逐渐纠正动作,提高蹬水效果。 4、 分组比赛。 要求:用最少的蹬腿次数完成一定的距离,次数最少为胜。 * 教学建议: 1、 蛙泳腿部教学关键是翻脚和慢收以及快蹬的节奏,练习时,强调翻脚时的肌肉感觉。 2、 整个腿部动作要以连贯的完整动作为主,避免在收、翻、蹬夹过程中产生停顿的不良现象。 * 蛙泳腿教学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见表) 常见错误 原因 纠正方法 胸腹拍水 1、 起跳无力,腾空时抬头挺胸挺腹。2、 先倒后蹬。3、 害怕心理影响不敢先倒后蹬。 在同伴帮助下做先倒当手接近水面时再蹬,但入水点不得太近。 屈膝入水 小腿放松 强调起跳后两腿要伸直并拢,保持紧张,或两脚夹物入水,或要求入水前眼脚。 案例5 * 学习内容:游泳的出发教学 *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游泳的出发技术,发展协调能力,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 教学阶段:水平五 * 教学步骤: 陆上练习: 1、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听到“各就位”的口令时,模仿出发预备姿势,听到“跳”的口令时,向上跳起,微收腹。 水中练习 1、蹲池边,前倒入水。 要求:屈膝上体前倒,腾空入水时身体成流线型。逐渐加摆臂动作。 重点:身体先倒后蹬,头夹在两臂之间。 2、站出发台上,做出发练习。 要求:(1)注意安全,出发后两手并拢至手露出水面方可打开,以免入水太深造成事故。 (2)初学者开始应由同伴帮助,保护或诱导性练习为好。 重点:大胆向前倒体,失去平衡的瞬间用力蹬离出发台。 * 教学建议: 1、 教学组织严密,确保安全; 2、 教学过程强调头必须夹于两臂之间,避免发生事故 *出发教学中常见错误及收纠正方法 部位 常见错误 原因 纠正方法 腿 蹬腿时不翻脚。 1、 动作概念不清。2、 不会翻脚。3、 蹬时“绷脚尖” 1、 讲解、示范、明确概念及要领。2、 陆上强化翻脚动作,强调翻脚的肌肉感觉。3、 勾脚蹬水或由同伴帮助体会正确蹬水动作。 平收腿,蹬得过宽,蹬夹脱节或只蹬不夹 1、 动作概念不清。2、 收腿时,两膝向外张。3、 旧的动作定型。 1、 讲解、示范、明确概念。陆上模仿,加深体会。2、 用矫枉过正法,要求收腿时,两膝内扣,或用绳圈限制其外张。 收、蹬腿时脚的部位太低 1、 头和上体抬得太高。2、 收腿时,大腿收得过多,小腿没与水面垂直。3、 腰部肌肉过于放松。 1、 低头,提臀,腰腹肌肉适当紧张,使身体平浮。2、 大腿少收与躯干角要大于90,积极收小腿,脚有意识的向臀部移。 收、蹬时,臀部上起下伏 1、 收腿时头肩过低,收腹提臀。2、 蹬腿时挺腹。 1、 头、肩稍抬起,腰、腹肌适当紧张,使身体展平,收时大腿带小腿慢收。2、 蹬腿时,躯干不动,用大腿推着小腿向后走。 收腿太快 1、 动作概念不清。2、 收腿过分用力,而快。3、 动作节奏未掌握好。 1、 讲解、示范、明确概念及要领,做模仿练习。2、 强调慢收腿,肌肉放松。3、 强调慢收,蹬时相对要快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