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意境美學與詮釋學》一書除了展開禪宗道家的意境美學之外,也印證於禪畫、書法、當代水墨、與油畫的抽象山水等造型藝術創作,參考海德格爾的此有詮釋學與存有思想,來建構意境美學的本體詮釋,進行以詮釋學為核心的中西美學對話。
「意境」(境界) 是中國美學的重要思想範疇,「意境美學」(境界美學) 是中國美學的重要基本理論,在中國現當代美學的發展過程之中,意境美學是被闡釋最多的美學理論。此中,王國維、宗白華已將意境美學提昇到中西比較美學的高度來考量,海外學者劉若愚、杜國清、葉維廉、王建元、葉嘉瑩等人也將之關聯於西方當代的詮釋學現象學,從事中西比較美學之研究。《意境美學與詮釋學》一書闡明作為中國美學的思想基礎的意境論,進行意境美學的本體詮釋,會通於方當代詮釋學現象學美學思想,使得中國傳統美學在當代情境中具有跨文化溝通的視域。
我發揮海德格爾 (M. Heidegger) 的存有思想以及成中英、貝克 (H. Beck) 等人的「本體詮釋學」(Onto-Hermeneutik),對中國哲學進行當代詮釋。除了《意境美學與詮釋學》一書之外,此次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拙著尚有《佛教詮釋學》、《道家詮釋學》與《儒家詮釋學》三書。除了延續中國哲學體用論、心性論、境界論等固有傳統予以當代解釋之外,我更吸收了現代新儒家、日本京都學派、海德格爾、迦達默爾等哲學家之中的本體詮釋學思想資源,從而在《意境美學與詮釋學》等四書中開展儒、道、佛與美學的「中國詮釋學」之四個面向。
對於海德格爾與禪宗道家哲學的跨文化溝通有興趣的朋友,請參照我另一書《海德格爾爾與禪道的跨文化溝通》(北京,2007)。目下的此書是美學論著,固然是建構理論,展開美學的具有系統相的思想內涵。但是,此書的意義並不只是停留於理論,而是對於藝術鑑賞和藝術創作的實作,也可以加以應用,妙手會心,美學理論和藝術創作鑑賞是相輔相成的。在藝術評論上的實踐,則見於我的《意境與抽象: 東西跨文化溝通中的藝術評論》(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十二月) 和《典範交疊的異采: 跨文化溝通中的藝術評論》(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兩書以及其他散見各處的作品。?
《意境美學與詮釋學》一書所收諸文是我從1998年八月由德國慕尼黑大學學成歸國至今所寫的美學論文的一大部份。我的學術研究領域較廣,涵蓋哲學、佛學、比較宗教研究和美學等等。基於理論與創作必須雙軌並進的體會,我自己也是新詩和書法、繪畫的創作者,已經正式出版兩本詩集,2001年至今曾經四次舉辦我個人的書畫個展,也從事多項的策展活動。最近一年,則致力於佛曲、道曲、文學作品的譜曲? (人文心曲) 與歌唱展演的推廣活動。抱持著理論和實踐兩全其美的信念,我自己也是禪和丹道的實修者和宗教普世關懷的推廣者。並非我用心駁雜,而是學術研究以一貫的思想作為基礎,期勉自己是進行鉤深致遠的哲學家和實踐者。
我期許自己的研究在哲學思考方面是統之有元,會之有宗。可以就「哲學史之中的個別課題的研究」和「具有體系相的本體詮釋學的各個層面的展開」這兩個方向,來加以解說。首先,就「哲學史之中的個別課題的研究」而言,如現在我所出版的 《意境美學與詮釋學》一書諸文所說意境美學中的「意」與「境」的交涉,可以對應於此有的時間性與存有意義的交涉、主體與存有的交涉等等西方詮釋學課題。就個別的哲學史的課題而言,此處所說的「意」與「境」的交涉,也對應於我的 《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一書所論的意識的能動性和如來藏三義的交涉。又,這又通於我的《體用與心性: 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一書所論述,當代新儒家哲學在體用縱橫、主體與存有的課題的重新詮釋之上,也進行當代新型態的判教和跨文化溝通的哲學反思。而我的 《康德、費希特與青年黑格爾論倫理神學》一書,也有相通的論題,就是探討了晚期康德批判哲學所隱含而康德之後的德意志觀念論所積極闡釋的「自由形上學」,也就是他們對於主體意志自由和存有方面的絕對上帝存在之交涉的問題,我早在此書的出版自序中就已經說過,我的這個倫理神學研究其實可以對應到東亞哲學傳統的類似討論。而我在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哲學博士論文 Gesinnung und Normenbegruedung: Kants Gesinnungsethik und Normenbegruendung,也可以說是在「去形上學」的當代批判理論與建構論的倫理學、政治哲學理論脈絡中,來思考與上述討論相通的課題,也就是反思在當代社會中的規範證立與倫理信念的問題。 ?
其次,至於「具有體系相的本體詮釋學的各個層面的展開」,我所討論的意境美學中的三個環節,也是相應於我自己在《佛教詮釋學》一書所建構的佛教詮釋學的三個環節,我的佛教詮釋學是反思了整個東亞佛教的思想基盤,將之表而出之,是一種當代新型態的判教,也是一種跨文化溝通的哲學反思。我的《道家詮釋學》與《儒家詮釋學》兩書,亦然,也是建立在如是的本體詮釋學的體系展開的基本環節之上。我所探討的「哲學史之中的個別課題的研究」可以銜接於「具有體系相的本體詮釋學的各個層面的展開」來加以思考,可以說,「個別課題的研究」是我的本體詮釋學的一個例證。當然,前者也可以獨立於前者,從本身的問題來研究,而不必以我闡明的本體詮釋學為期背景。。
這次我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詮釋學」叢書一套四書,包含《佛教詮釋學》、《道家詮釋學》與《儒家詮釋學》和《意境美學與詮釋學》四冊,這裡的每一本書包含理論詮釋與實踐應用的兩大部分。在理論詮釋之中,我融合東西方的哲學傳統,運用各個哲學大家所闡揚的各種詮釋學,來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詮釋學,此一建構乃是在具有體系相的四個面向之上,逐步展開。而在實踐應用之中,從跨界溝通的觀點,我將詮釋出來的哲學意蘊,運用於當代社會的具體意義脈絡,期待能付諸實踐而改變社會,促進世界永久和平。馬克思曾說: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詮釋是創造的開端,自由的創造是其目的。而更大更好的創造有賴於善妙的詮釋過程,自由的創造是立基於更具有跨界溝通的交流內涵的廣大詮釋之上。
以上所寫是我這些年多以來的研究之概況。隨著我的各種哲學著作的陸續出版,和我的後續研究的展開,我希望我所關心的哲學論題能與更多的哲學界同道一起討論和合作,也和哲學界的圈外人 (如藝術界、宗教界與社會科學界) 能夠更多地分享哲學智慧,共同進行能夠促進世界永久和平的自由創造。
此書曾以同名於2003年在台灣出版 (台北,歷史博物館「史物叢刊 39」)。但是,台灣版未收入今天北京版此書中的<海德格、詩禪一致與跨文化美學>和<海德格與禪道美學: 當代藝術的一些省思>兩篇文章,這兩篇闡明了我對於海德格存有思想與禪道意境美學的跨文化溝通的構想。又,今稿是2008年的新稿,此中,我參酌了近幾年的教學與研究成果,對於舊稿大幅度加以補充與修正。舊稿當廢棄不用。 (寫於2008年8 月14日,台灣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