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學

 

 回上一層 

 

管理學與管理哲學

 

課程大綱

    1. 管理學的兩個層面: 描述層面與規範層面
    2. 管理的社會與倫理責任
    3. 管理哲學的三個層面: 分析的、批判的和規範的
    4. 管理學與管理哲學的關係

 


 

管理學與管理哲學

管理學的描述面和規範面

管理學的內涵可分為兩個層面: (1)描述層面 (deskriptiv) (2) 規範層面 (normativ)。管理學的「描述層面」關心的是「實然」(Sein) 的問題,這裡的知識指的是「知其然」的「知」,要知道「如何」管理,這是一種工具理性的運用。管理學的「規範層面」則關心「應然」(Sollen),這裡的知識指的是「知其所以然」的「知」,要知道「為什麼」要如此管理,要知道是依據什麼規範和基本價值而做出決斷。例如企業體之追求發展,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例如改善資本結構、改變企業體權力結構、擴大市場需求乃至於採取一些不法的活動,這些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的設計和經營,是屬於管理學的「描述層面」,而企業體的企業文化所形成的總體決策風格,在決斷時採取那一種方法和策略,卻屬於管理學的「規範層面」。

管理學的描述層面和規範層面的關係的問題,涉及到倫理學政治哲學上的「實然」與「應然」的關係的哲學的問題,此一倫理學問題有下列幾種模式:

  1. 實然與應然的分離: 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休謨 (D.Hume)提出「實然」與「應然」分離的原則,認為由知性分析的「實然」層面推不出倫理學上的「應然」,康德 (I. Kant) 繼承了倫理學中的「實然」與「應然」分離的原則。康德認為人對於實然的認知是運用到理論理性,而人在應然層面則服從於實踐理性,我們儘管在實然的層面知道「誠實」可以帶來許多現實的利益,但是,依於康德的義務論倫理學 (Deontologie) 商業行為中的「童叟無欺」卻並非由於這些現實利益的考量,而只能來自我們的實踐理性的為責任而責任的義務觀念。康德進一步分析出「無上令式」 (Kategorischer Imperativ),這是以「可普遍化的程式」來表達,亦即,「你應當這樣行動,使你的行動的主觀格準可以同時成為客觀的原則」, 由於意志的立法不能涉及於實質的結果,而只是為義務而義務和符合於可普遍性的無上令式, 康德的令式倫理學被批評是「倫理學的形式主義」 (Formalismus in der Ethik) ;康德的令式倫理學 (Imperative Ethik) 同時也強調了人的自律和人的做為目的自身的尊嚴。
  2. 責任倫理學: 在韋伯的康德批評中,他認為康德的分離「實然」與「應然」的倫理學,是一種「心志倫理學」(Gesinnungsethik);韋伯認為一個好的政治家,不能只有應然層面的「心志」和「動機」,而必須充份預先考慮到決斷所將產生的後果,而為此一後果負起責任,所以韋伯提出「責任倫理學」(Verantwortungsethik) 以取代傳統的「心志倫理學」。
  3. 溝通倫理學: 阿培爾 (K.-O. Apel) 和哈柏瑪斯 (J.Habermas) 在本世紀六十年代與七十年代創立了「溝通倫理學」(Kommunikationsethik),也叫做「商談倫理學」(Diskursethik),它主張在政治社會的價值衝突當中,理性的溝通行動和溝通社群的先天性是共識的形成的可能性條件。溝通倫理學反對康德的心志倫理學,認為它是一種獨我論;溝通倫理學是一種「程序倫理學」,主張通過一個形式程序可以取得一般規範,溝通倫理學也採取「可普遍化」作為其「程序倫理學」的「形式程序原理」 (das formalprozedurale Prinzip),但卻認為不會淪為康德的形式主義倫理學,因為溝通社群當中的溝通行動,能使「形式程序」具體運用到現實情境,從而溝通倫理學的倫理學原理是先天實質的,溝通倫理學在此意義下是一種「責任倫理學」。近年來,阿培爾和哈柏瑪斯的溝通倫理學引發了政治哲學、法哲學和經濟哲學的重要討論,對於多元民主社會的規範證立和責任倫理的課題的討論很有助益。

以上的倫理學的哲學討論,在「管理的社會與倫理責任」的管理學與管理哲學上課題上的具有重大意義。簡言之:企業管理涉及到三個層面的社會責任的課題: (1) 社會義務 (social obligation) (2) 社會反應 (social reaction) (3) 社會回應 (social responsiveness)。「作為社會義務的社會責任」是指「社會在追求其利潤時,必須由社會課加法律的限制,以從事於社會性責任的行為」。「作為社會反應的社會責任」是指「在反應目前所存在的社會規範、價值,以及績效期望之行為」。就「作為社會回應的社會責任」而言, 「社會責任的行為是可預期和可預防的,而不是反應的和回顧的」。 這是就組織的經濟上的和法律上的責任,組織的社會上的責任和組織的人權上的責任而言,它們形成一個連續性的光譜。管理學與管理哲學的「管理的社會與倫理責任」課題,橫跨了管理的實然和應然的層面,吾人必須深入於當代關於責任倫學的相關討論,以取得較佳的解決。

管理哲學的三個層面: 分析的、批判的和規範的

管理哲學是吾人將哲學的方法和內容應用於管理學問題之上的一門學問。哲學從事概念的分析、基本概念和理論架構的批判並指向人存在和文化的基本價值,相應於此,管理哲學從事於管理學的性質的釐清和概念的分析,批判地反思管理學的基本預設及成立的理論根據,並提出管理活動所涉及的企管人的基本信念和價值觀。因此,管理哲學又可分為三個層面: (1) 分析的層面、 (2) 批判的層面和 (3) 規範的層面。

就分析的層面而言,管理哲學的工作在於運用「分析的方法」處理管理學的問題。這裡的「分析的方法」指的是「語言的分析」和「邏輯的分析」,前者是指語義的釐清和概念的辨析,後者是指對於管理思想中的論證結構的分析,並撿察其推論過程,分析方法的特色在於求得概念的清楚及推論的嚴謹。

在「分析的方法」中,首先,我們可以對管理學本身進行分析,以確立管理學作為一們知識學問的基本性質,舉「管理的社會與倫理責任」的管理哲學的課題為例,我們的管理哲學的分析方法的運用首先在於釐清管理學的描述面和規範面以及二者的關係,以求恰當地把握「社會與倫理責任」的課題在管理學中的基本定位。

其次,在「分析的方法」中,我們也可以分析管理學中的重要概念,以釐清其意義或本質;例如,在「管理的社會與倫理責任」的管理哲學的課題的例子當中,我們必須釐清「社會責任」一語之語義,及其在相關理論項中的系統地位。例如揭示企業管理所涉及到三個層面的社會責任的課題 (社會義務、社會反應和社會回應),並釐清責任概念所涉及的規範證立 (NormenbegrŸ ndung)、自律 (Autonomie)、永續經營、正義、效果 (Erfolg)、利他與自利、信念 (Gesinnung) 等等相關課題。

復次,在「分析的方法」中,我們可以對現有的管理思想的論證結構和推論過程進行分析,這也包括了對於管理的實際問題的討論的論證結構和推論過程的分析。

就批判的層面而言,管理哲學的工作在於運用「批判的方法」來討論管理的相關課題。批判方法的特色在於審慎地檢視管理思想的各種基本預設及其成立的理論根據。例如,在「管理的社會與倫理責任」的管理哲學的課題的例子當中,我們必須檢視「管理的社會責任」一語之基本預設,如「效果與永續經營」、「責任與規範證立」、「內部責任與外部責任」等基本預設。「批判」方法不只是一種經驗主義式的知性分析,更預設了理念的回溯和人的知識旨趣的全面實現,有著深層的啟蒙運動當中的人文關懷。「批判」的方法首先由德國哲學家康德加以發揚光大,康德著有三大批判,康德哲學被稱為批判哲學,批判在此意謂著檢視一種知識領域和主體能力的各種基本預設及其成立的理論根據,預設了人存在的各種理念的探索和實現的興趣。在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當中,他所說的批判是要追求技術控制的、實踐的和解放的人類旨趣 (Interest) 的全面實現,深富全面的人文關懷的意趣。

就規範的層面而言,管理哲學的工作在於提出管理活動應該持有的基本信念、規範和價值觀。當代的管理研究指出企業文化對企業的重大影響,這裡所謂的企業文化指的就是管理哲學所探討的基本信念、規範和價值觀。管理哲學所提出的管理活動應該持有的基本信念、規範和價值觀,除了與文化傳統的各種實踐資源及企業體本身已有的優秀文化做緊密的結合,以求得實踐上的效果之外,也應該先經過前述的「分析的方法」和「批判的方法」的檢驗,並在規範層面的建立上有其良好的理論自覺,才能確保此一規範系統的理論的嚴謹。

管理哲學在規範層面的建構,特別應該注意到下列兩點:

第一 管理哲學在規範層面的建構應該採取「整合論」的觀點,會通現代倫理學的各項研究成果。效果與責任、目的與道義、自由與規範、德行與義務論等等的倫理學課題往往陷於南轅北輒、分崩離析,難以統合倫理行為與價值行動之大全,管理哲學在規範層面的建構應該跨過這些障礙,轉由當代的整合取向的理論入手。

第二 管理哲學在規範層面的建構應該重視管理哲學與管理學的互補與整合,成中英指出二者的互補與整合:

管理科學與管理哲學的差異乃在: 前者著重管理知識應用於管理實務或僅專注於管理知識

的運用化與技術化,後者往往強調整體思想以充實管理知識,並促使知識決策化的實現。

無疑的,科學研究是管理知識的來源,但科學研究的進步則有賴於綜合的、整體的、創新

的思考能力。把管理科學提昇到管理哲學,因之乃是就科學知識的再發展立言,亦即就管

理科學的理論性與應用性而言。管理哲學包含了管理科學而為管理科學的理論基礎與運用

基礎。

管理哲學強調整體思想以充實管理知識,並促使知識決策化的實現,就管理哲學的整體論立場和批判性而言,管理哲學反省了管理科學的理論基礎與運用基礎,促進了管理科學知識的創新和再發展。管理哲學的規範層面的建構也須從這個觀點著眼,因此,管理哲學不只是一種意識型態的灌輸的工作。管理哲學的規範層面的建構指向管理經驗的統合、發展與創新,涉及到企業文化的建立與創新的根本問題。管理哲學不只是一種意識型態的灌輸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