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費希特和青年黑格爾論倫理神學》選輯

  

 自序

  

本書原為本人在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撰寫的博士論文, 19961227日以此通過臺灣大學的博士學位考試, 本來的題目是「實踐與希望: 康德的道德的信仰及其爭議 康德、費希特和青年黑格爾論倫理神學及其方法論的反省」。 本書研究1781年到180625年中間的康德、費希特和青年黑格爾關於倫理神學的討論, 首先闡明了康德的倫理神學中關於道德自律與上帝存在的論述, 並進一步釐清了康德的建立在道德目的論之上的倫理神學; 本書繼之探討了早期費希特的發展自康德的先驗論的宗教哲學到他的晚期的轉向的宗教哲學的思想發展, 及其與知識學的關係, 並闡釋青年黑格爾如何從辯證的和歷史的面向進一步揚昇了康德倫理神學;最後,也包括了出現於神學家的和宗教哲學家的著作中的關於先驗方法的反省。 本書取材於前述的博士論文, 但仍作了相當多的增補和修改,主要是在其表達的形式上,使其更為清晰易解和完整。 本書比較於前述博士論文, 已經增補了五十頁以上的篇幅。舊稿當廢棄不用。但是在另一方面, 本書對康德的宗教哲學本身的許多相關論述及當代宗教哲學對康德的反省和爭議仍嫌著墨不夠,例如: 在本來的博士論文當中包括了關於拉納的「先驗神學的人類學」 的論述, 但限於本書的整體架構和篇幅,只好加以割捨,以目前的面目呈現於讀者的面前, 希望不久的將來能以另書對不足處再加以補充。其實,我已準備好了關於德國當代宗教哲學與神學、康德宗教哲學研究的部份論稿,如果有機會,希望將來能在增修之後分別出版一書。

我自199411月起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從事哲學與宗教學研究,迄今已有兩年半有餘,受惠於整體的學術環境,尤其受到慕大哲學系佛申庫(W.Vossenkuhl)教授、亨利希 (D.Henrich) 教授啟迪良多,釐清了我在相關論題上的思考,必須在此加以感謝。也希望我在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第二個博士研究的專著能早日完成, 並在德出版, 藉以釐清存心 (Gesinnung) 及規範奠基 (Normenbegrundung)在康德哲學及在當代實踐哲學 (主要指倫理學、政治哲學和法律哲學) 中的發展與爭議。我認為: 深思宗教所能提供的超越面向和當代的實踐哲學及康德哲學對於規範問題的反省,是東亞所亟需的兩個反思,我的兩個博士論文就是在這兩個主軸上致力。

 

在台的博士學位考試期間,蒙考試委員陳文團、沈清松、傅佩榮、陸達誠、鄔昆如、關永中、武金正諸教授提供了許多進一步修改的意見,提供了我進一步思考的空間,有助於這本書以更完整的形式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關於若干譯名,在此作一說明: 康德的Gesinnungsethik 在韋伯的政治哲學當中,拙見以為以譯為「信念倫理學」較佳,但是, 在康德的倫理學本身當中,尤其是謝勒的批評的脈絡當中,以譯為「存心倫理學」為佳,本書主要是在後者的脈絡中進行討論,因此譯之為「存心倫理學」,所以,Gesinnung 也因此而譯為「存心」。transzendental 可譯為「先驗」或「超驗」,而前者為較普遍被採用的譯名,簡言之,在海德格、拉納和柯瑞特的傳統當中,以譯為「超驗」為佳;在康德的傳統當中,則一般是將之譯為「先驗」;本書由於主要討論康德哲學及其爭議,故採用「先驗」一譯名,本書討論到海德格、拉納和柯瑞特的相關論述時,為求全書之統一,亦採用了「先驗」此一譯名。「先天」是a priori 的譯名。「超越」則為 Transzendenz的譯名。Triebfeder 譯為「動力」或「動機」。Reflexionsphilosophie der Subjektivitat 譯為「主體性的反思哲學」。Existential Akt 為「存在行動」,另外,「企求存在的倫理學」則譯呂格爾的 the ethics of desireEthics is the appropriation of our endeavor to exit 「倫理精神」是譯黑格爾的 Sittlichkeit 一語,相對於此, Moralitat 則譯為「主體性道德」。其他皆採台灣的譯名,間或與中國大陸有所不同,例如,Sein 為「存有」,不一一說明。

 

本書的完成, 衷心感謝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指導教授的陳文團老師於本人在台灣大學碩士班與博士班研究期間的悉心指教, 在他作為我的指導教授的8年半期間, 由於他對筆者的信任,使筆者在撰寫的過程當中總是享有較多的自由,因此得以對所討論的課題和內涵做各種可能的討論和嘗試,最終得以較恰當的形式呈現出研究成果。 我就讀台大哲學系的11年來,蒙受許多老師的教導、同學的砌磋, 也曾在政大從學沈清松老師, 受益良多,亦在此致謝。

 

母親和父親的辛勞養育及母親詹月嬌女士的耐心的長期支持,沒有我的家庭的協助,這本書是難以面世的。 慕尼黑大學的東亞學院的博士生范育成女士為我詳校了本書在博士論文階段的草稿,花費不少精神,在此致謝。 台大哲學系的林正弘老師對此書的出版給予鼓勵和協助,提攜後進的雅意令人銘感五內。

 

我於1994年冬入慕尼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以來,受到哲學系指導教授佛申庫 (Wilhem Vossenkuhl)先生、東亞學院日文系系主任勞伯 (Johannes Laube) 先生和宗教系系主任布魯克 (Micheal von Bruck) 的許多協助, 使我得以安心在德展開研究工作,尤其他們對東西文化溝通熱誠和卓識,是鼓舞我在歐洲從事進一步的研究工作的一大動力。

 

本人於本文寫作期間也同時忙於慕尼黑大學的博士論文的撰寫, 一個研究的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宗教哲學, 另一個是研究當代實踐哲學,一心二用於兩個不同的研究課題的大型論文的寫作,所能運用的時間也時感不足,所以想必本書當有許多疏漏之處,懇望方家先進惠予指正以,以做為進一步修改的參考。

 

就好像本論文的內容所顯示的一樣, 在世界和人生的暗夜中仍滿懷實踐的動力而胸懷希望的人是深值尊敬而充滿幸福的,我願把此成果獻給他們,願以此書的思辨陪他們在世界當中走一程

 

獻給一切為世界點燈的人

 

寫於19971 27 德國慕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