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Solo-Man. I like solo.


E 世代與資訊媒體」的文化分析

葉仁昌、陳韻琳、陳進隆

前言(solo-man)

各位的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我們在這裡談 e 世代的課題,只是我們這幾個站在台上的講員都是非 e 世代的LKK。為了表示我們對 e 世代的認同,我們三位要改名,用我們各自在網路上的ID來跟各位互動。如果我說是「教授」,在網路上大概沒有人會理我。因此今天,我是「solo-man」,翻譯成中文,就是獨唱的男人。我有一個很酷的個人網站,你可以從那裡更認識我。

第二位是網路福工作的大老……「gospel,老娘」

第三位是創建好消息衛星頻道背後最重要的推手……「小約翰」

這一堂我們要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e 世代與資訊媒體的文化分析」。這實在是一個很龐大又複雜的課題。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只能「大題小作」。我們希望能夠用宏觀(macro-)的方式呈現出一個全貌,讓你留下一個整體印象。而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那你可以將我們今天所講的當作一個指引,選擇其中的子題作更深入的研究。

談到「e 世代與資訊媒體的文化分析」,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六個字:快、多、亂、異、淺、虛。如果你所聽講的在會後什麼都忘掉了,你至少還可以記住這六個字,然後慢慢聯想起來。容許我誇張一下,這是「e世代神功」的六字訣:快、多、亂、異、淺、虛

一、「快」──資訊速度(solo-man)

先,談到 e 世代的傳媒,展現在我們眼前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快」。不僅電腦、網路和通訊的速度愈來愈快,人類整個工作的節奏、解決問題的方式,以至於生活步調、甚至對於慾望和需要的滿足,也都跟著追求「快」。

「快」當然是一件好事,它讓資訊的交流更加便利,也因此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而這些便利性可以讓我們擴大生活的觸角和領域。譬如,你很容易得到最新或遠方的資訊,或者可以基於共同興趣而在網路上形成社群。只要我們會「善用」這樣一個便利性,絕對可以幫助我們成長和更新

可是很遺憾,e 世代花最多的時間將這樣的便利性用來娛樂和聊天。根據統計,愈是年輕的族群,上網主要就是為了聊天和玩遊戲。而最酷最炫的手機,不可或缺的當然也是聊天和遊戲功能。電視、錄放影機、DVD呢?那就更不用說了,主要功能就是休閒娛樂。e 世代最大宗的資訊垃圾就是娛(愚)樂和聊天

e 世代的傳媒文化呈現出一幅很諷刺的畫面。我們使用那麼快速、功能強大的高科技,但主要用途卻是在傳送緋聞、八卦、笑料和娛樂(愚樂),還有就是在網路上閒逛、漫遊和殺時間。這些都是不會「善用」資訊快速所帶來的便利性。

此之外,我更感興趣的是,在「快」的背後所形成的 e 世代的變遷觀。人類歷史上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認為改變是一種危機,能夠不要變,就最好不變。我們寧可依賴既有的那一套做事方法和生活模式。但 e 世代不一樣。他們看改變不再是一種「風險」,而是「機會」。不變就是落伍。變才有機會。

科技的突飛猛進強烈暗示我們,歷史是直線進化的。就好像每一次新產品的推出,都代表著技術和功能的突破,因此,想當然爾地,改變就是進步,而持續不斷地改變、再改變,才會走到美麗新世界。事實上,整個科技市場所呈現出來的,就是不斷進化、優勝劣敗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走進了空前對「革命」(revolution)肯定的時代。特別是在組織與管理的領域。以前,革命這個名詞是很敏感的,是非常時期下一種不得已的選擇。但 e 世代卻是「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行動主義者。只是通常會用另外一個比較溫和的字,叫做創新或是革新(innovation)。對他們來說,變革是唯一不變的事,變革有如家常便飯,無須大驚小怪。

最近一年,有一本很有名氣的暢銷書,是哈默爾(Gary Hamel)的《啟動革命》(Leading the Revolution)。他說,美國的矽古精神不是「e」,而是「i」(innovation,imagination)。決定二十一世紀優勝劣敗的關鍵因素,是「i」的力量,而不是「e」。所以,組織與管理若是要生存,就得面對革命、主動尋找革命、發動革命,還要持續不斷地革命、再革命。如果這句話是對的,那我們青宣今天在這裡討論 e 世代又都落伍了。

我認為哈默爾的話是一針見血的。「 e 世代」這三個字只是表明了資訊與傳媒科技層次上的一種狀態;但支配歷史的力量,是它背後那一種相信改變就是進步、要求不斷改革創新的「i」的力量。 e 世代因此是個充滿了雄心、企圖、活力與動感的時代。到處點燃著普洛米修斯(Prometheus)之火

這個角度來反省, e 世代會比過去任何一個世代,更渴望一個充滿創新、不斷改革的基督教世界。從教會的體制、神學到相關的信仰活動,都是如此。教會不只是不能冷漠,更不能再墨守成規。在e世代中,教會更必須體會實踐保羅的那句話──「心意更新而變化」。教會曾經在歷史中累積了大量傳統,有很多是寶貴的,但在e世代中更面臨了沒落與淘汰的挑戰。但教會的因應之道,絕對不是拋棄傳統、或無視於歷史傳承,而是不斷地在傳統中賦予新意義。也就是要「立足過去,而看向遠處」(standing back and looking beyond)。透過不斷的改革與創新,讓舊的東西綻放新光芒。

e

世代渴望改革與創新的文化,絕對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可以會基督教事業帶來極大的雄心與活力但它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第一、人類和組織所堅持的信念和價值,因而都充滿了流動性,甚至可以是一夕間迅速、巨大而矛盾地轉變。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e 世代是缺乏信念、沒有價值堅持的一代。對一般性的社會價值是如此,對宗教上的信仰也是如此。

從好的方面來說,對於福音, e 世代人類的心是很柔軟的,絕不會像他們的父母親那樣剛硬;但從另一面來說, e 世代人類的心是水作的,往往任由容器來決定自己的樣貌。你要 e 世代的人接受基督信仰的若干價值觀念並不難,甚至要他信耶穌也不難,但是他突然改信其他宗教、或隨從世俗價值觀念也很容易。 e 世代可以一邊信耶穌,一邊講星座。我不願意說這是「意識型態的終結」(end of ideology);但在對價值信念的游離中, e 世代確實有一個危機,就是委身觀念的式微。愛情不談委身、工作不談委身、信仰當然也不喜歡談委身。 e 世代的「門徒」愈來愈是應該列入保育類的稀有動物

二、從心理層次上來說,人是在穩定中建立習慣,在習慣中獲得安全感的。而不斷地變動與革新,往往就造成了 e 世代缺乏生活的安全感、甚至充滿了焦慮。因此, e 世代更是心靈深處焦慮不安的一代。他們處在劇烈的變動中,心靈深處卻渴望抓住不變的永恆。這實在很矛盾。他們不斷地革新,為了是在對現狀的不滿足中,找尋一帖更好的良藥。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說, e 世代的新新人類需要耶穌,因為,  e 世代的靈魂是空前漂泊的,遠遠地超過歷史上的任何一個世代。摩西曾問過上帝的名字,上帝回答說,我是「自有永有的」(I am that I am)。這句話也將成為許許多多e世代人類的答案。所有漂泊的東西,終究有一天要靠岸的。儘管後現代主義拒絕靠岸,但生命終究無法違抗追尋永恆的本質。盼望我們在座的每一位e世代人類都能站起來,在這既快速又劇烈變遷的時代傳揚那不變的基督。

二、「多」──資訊數量(小約翰)

1.      資訊爆炸的年代

1. 以前由於頻道資源的有限,資訊掌握在少數人與財團的手中,當資訊到達你手上時,常常已經經過重重的過濾,想看電視只有無線三台可以看,現在有高達100個頻道供大家選擇,未來數位電視的時代,甚至可以收看到600個頻道。

2. 原本屬於大眾媒體的電視、廣播變成更小眾化、更專業化,以前看電視是套餐,要看新聞只有中午和七點時段,現在四、五個新聞頻道24小時播放,六、七個電影頻道供你選擇,釣魚的、摔角的、教學的、兒童的、音樂的,要什麼有什麼!有人可以同一時間看三部電影。

3. 網路上資訊多的不得了,前幾天和小孩上網收集馬的資料,結果找到一大堆,讓人有不知從何下手的感覺,資料實在太多了,而且圖文並茂。以前找資料,非得上圖書館找百科全書不可,現在個人網頁量多而且精,只要你有興趣,你可以找到一堆同好,資料源源不絕。

2.      資料收集便利多

1. 因為資訊多,人們可以透過傳媒即時得知世界各地消息,擴大視野,也可透過網路大量收集資料,減少時間的浪費,也不用翻山越嶺,出國考察,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資料。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

2. 網路的出現幾乎整合了所有的媒體:有報紙擅用的文字、雜誌的圖片、電視的影像、廣播的聲音,更加上網路特有的互動性、資料儲存與查詢的方便性,人們可以完整的掌握資訊的各個面向,例如GOOD TV網站上,我們已有與電視同步的即時播放,也把重要節目作成圖書館供你隨時下載,如果你漏了當天講道節目,回家可以直接從網站上再看一遍,想要寫筆記可以download字幕,只想聽聲音可以把畫面關掉。

3.      垃圾充斥的年代

1. 數不盡的網站、個人電子報、聊天室、討論室、充斥在網路世界,大量的資料等於沒有資料,如何過濾、篩選資料成為e世代必修的技能,「Data Mining」的新行業應運而生。

2. 商業化的運作將垃圾郵件塞滿你的電子信箱,我最高記錄曾在一天之內收到高達500件的垃圾郵件。人們必須花相當多的時間在垃圾資料中漫遊,甚至還有許多經過重重引述,不知道出處在那裡的資料,讓人分不出真假。

三、「亂」──資訊自由(gospel)

不管是報章雜誌、廣播電視,只要是單向傳播本身,就是中心主導的。聽眾讀者觀賞者,必須被動的接收,無法參與主導。

但是e世代的網路傳媒,人人可以自製網頁擁有發言權,以自身網頁作為言論廣場核心,這種傳媒系統,造成知識權力到處散佈人人可得。

後現代大師傅柯在全球資訊網誕生前就已謝世,但他的「權力網絡論」,卻生動的捕捉了網路世代互動文化的精髓。他準確的預言了──不論是網際網路的使用者、或互動討論的參與者,都可透過他們與其他使用者的互動取得知識與權力,網際網路的互動式文化,所有的參與者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網頁分享自己的資源,也可以透過進入其他網頁取得他人的資源。

第一次,傳媒主導權掌握在每個使用者的手上。輿論不再能獨斷統一於一,知識也不再能徹底壟斷集中。在一個有知識就有權力的時代,網路傳媒正將後現代文化中的反中心性、零散、邊緣化實踐出來。

但是,「亂」,也成為 e 世代傳媒的隱憂。探究其因,e世代傳媒的「亂」,緣於 e 世代傳媒本身的弔詭性,大致有如下幾項弔詭:

1.是邊陲還是中心?

e 世代漫遊的言論廣場沒有中心與邊陲的分別。人人都是從自己的網頁進入網路空間,任意進出自己喜歡的地盤。任何一個習慣於中心領導的機構或公司領導者,都會發現如今是個「有更多地方可以張貼佈告、但讓人看見佈告的機會比過去更少」的時代,因此要像過去一樣用中心領導方式影響e世代,是不可能的。當然這更意味著,很多時候邊陲卻有成為中心的實力。譬如來自第三世界某小國的病毒,可能瓦解強權國家的電腦網路系統;一個個人網頁的小道消息,可能蔓延全國,一個麵條與包子的笑話的參與者、讀者群,比總統文告讀者還多的多。

2.是更民主還是無政府?

e世代是個人人都有發言權,人人都可寫文章、製作網頁的時代,網路空間按理來講比現實世界更平等、更反階層性,並能多對多的溝通。這都對現實世界的組織階層地位分隔造成衝擊。

但網路世界卻也呈現著一種無政府狀態,人性的幽暗面、隱晦性充分暴露出來。舉例而言:

1)網路媒體利用消費物化社會的明星偶像崇拜作號召,奪取發言權與聽眾

2)男性沙文主義竭力在阻止女性發言,訴諸的性騷擾、人身攻擊手段,常使女性要在網路上發言,必須付上高昂的代價。

3)討論組群會有人刻意的排外,非圈內人不准發言,發言總是被羞辱。

4)如果想要整肅某個人或某個人的言論,便利用「熱火大戰」(flame war),不斷人身攻擊、謾罵、批評,將討論區搞壞掉,導致最後其他讀者十分厭煩,不再同情被謾罵批評的受害者,也不想知道他的立場與受害處境,只希望他不要再發言。

5)防不勝防無法管制的色情,擁有最廣大市場,色情交易比過去有更多的機會,受害者也比過去更甚。

6)匿名與發言者位置不易抓到,讓欺騙、謠言、毀謗等隨網四散。

於是原本被視為平等民主的網路環境,變成最不正義的地方,那原本期待網路世界曾為烏托邦的,發現它是罪惡之都娥摩拉。

3.是真實社群還是虛構社群?

 網路空間要有正面性,阻止其負面性,其實需要的是負責任的公眾的參與,需要人人盡力而為,而e世代比過去任何時代,都有更多的參與社群的機會,透過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網路媒體,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跟原本不可能相聚的人凝聚成新的社群。

這就意味著,網路的社群空間要展現具體的實踐,是十分困難的。漫談沒有行動、批評沒有建設下,久而久之養成形塑的人格,不容易體會到正義感與使命感,面對網路不當的不義言論,諸如歧視弱勢等,寧可沈默獨善其身,也不願付代價仗義執言。

但是網路空間儘管有讓人組成社群的隨機性,其特質卻是非常個人化非常具有私密性的,也就是說,他是讓人可以徹底隱蔽在自己書房、甚至臥室中的。因此透過網路其實很難形成集體性的認同,人們以非常私人化的方式去各取所需,可是人們卻各自都不屬於這個公共空間,當滿足參與社群討論的欲求,就會離開公共空間,所以網際網路中匯聚的社群,很難具有持久性。

很弔詭的是,網路空間卻又容許很大的彈性,讓網路使用者隨機認識見面,舉辦網友會,或發展情感關係,任何擁有網路系統、容許發展網路社群的的公司機構、甚至教會,都會發現親密人際關係的定義正在不知不覺的變化,過去依賴聚集見面的親密關係,開始有文字圖像式的書信建立無形的親密關係。更多團體中的邊緣人有機會在網路社群間遊走。

這種既可能又不可能的社群關係,是很難秩序化的,也因此會讓人有混亂之感。

4.小結:基督徒的使命感

彼得前書二章九節:「唯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和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越是充滿弔詭的環境,越是意味著這個環境有無限的可能。當 e 世代傳媒容許我們打破壟斷、打破權力核心、並有更民主與凝結新社群的可能,教會界的福音工作便有一個全新的契機。

善用 e 世代傳媒,可以以少搏多,接觸許多過去接觸不到的人;擁有使命感的基督徒不可能讓自己在網路社群中只是為了遊戲與聊天,一定會想辦法在社群中發揮影響力;期待作光作鹽的基督徒也一定會自律並期待他人自律,在網路環境中盡可能阻止無紀律的言論與色情暴力。撥亂反正,是任何時代的基督徒都應當有的使命感,更是 e 世代無法迴避的責任。

四、「異」──資訊類別(solo-man)

e 世代傳媒的第四個文化特徵是「異」。這是指著資訊類別的高度差異。簡單來說,就是「每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這不只是剛剛 Gospel 所說的,網際網路的世界是無政府主義,每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發言、寫文章和發布網頁。它更意味著一個標榜個人特質的「異質社會」的徹底形成。而這一點最可以從 e 世代的資訊媒體看出來。

天,無論是電視媒體、平面媒體或是網際網路,我們都很容易看到各種五花八門的節目、奇形怪狀的想法,和荒誕另類的人物和行徑。而且,那些愈是搞怪的、噱頭的、勁爆的、甚至是荒謬的,就愈能上電視,所獲得的收視率也通常愈高。

雖然說資訊媒體是一個窗口,反映了這個琳瑯滿目的現代社會中的花花綠綠。但無可否認的是,資訊媒體也創造了一頭怪獸,它的長相很另類,性格古怪離奇。而很遺憾的,這一頭怪獸陪著e世代的新新人類一起長大e 世代比過去任何一個世代更早暴露在傳播媒體的影響下; e 世代在尚沒有選擇及防衛能力的年齡,就大量地受到傳播媒體的薰陶; e 世代也更多依賴傳播媒體,去認識所處的世界、社會與文明。朝夕相處、耳濡目染,結果是e世代也多少變成了這麼一頭長相另類、性格古怪離奇的怪獸

讓我們看看那些知名的藝人,譬如吳宗憲、黃子佼、伍佰、董月花、拉小提琴的陳美、全身穿黑衣服的羅大佑,他們之所以能夠走紅,就是因為他們夠「另類」。雖然這些人許多都已經不是e世代了,但他們透過傳播媒體帶給e世代人類的影響,卻是非常巨大的。

在這裡必須說明的是,這樣一種「另類文化」,在背後有兩股支配的力量,一個是講究顛覆和解放的浪潮;另一個則是個體主義的盛行。也就是每一個人的個體性、以及不同的品味與特質,愈來愈被強調與凸顯、也愈來愈要求得到社會的尊重。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被鼓勵表達自己的意見、堅持自己的主張和生活方式。愈是趨近 e 世代,合模性就愈低,也就是難以融入既有的模式中。而這正是「另類文化」最主要的一個特徵。事實上,所謂「另類」,就是不知道怎麼歸類!只好稱它叫「另類」。

既然 e 世代人類在性格上嚴重缺乏合模性,因此,人際關係的困擾就會成為 e 世代社會的重大難題。因為在人與人彼此之間有非常差異的成長經驗,再加上對於自己的主張與個性癖好有著強烈的表達渴望,人際關係的緊張與衝突,甚至造成內向的退縮與外向的攻擊,都是很有可能的事。

從理想上來說,在一個高度異質性的社會中,人際之間必須學習彼此欣賞和寬容。但對e世代人類的性格來說,這實在太難了。因為他們那種渴望出眾和表現自我的企圖心是非常旺盛的。 e 世代處理人際關係的真相,其實是對別人的立場、品味與生活方式,採取「視而不見、聽之不聞」的冷漠──「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冷漠是 e 世代人類生活在異質社會中必要的自我保護。

但是,所有的心理學家都可以告訴你,在人際關係的建構中,冷漠是最大的障礙,它比衝突還糟糕。人在上帝的創造裡,注定了要從人際關係中得到認同、溫暖與扶持。我相信, e 世代講的最氾濫的一個字就是「愛」,因為他們在冷漠中強烈地需要。但 e 世代最不懂、也最沒有能力去實踐的,卻也是「愛」。如果沒有愛,冷漠是不可能被克服的;如果沒有愛,對於別人的不同立場、品味與生活方式,就不可能欣賞與寬容。

兄姊妹,我願意在這裡說,面對 e 世代的宣教,有一個迫切的呼召,就是蒙差遣在 e 世代人類的冷漠中作「愛的使徒」e 世代人類的自我難題是性格問題。他們在高度的個體主義環境下成長,他們被鼓勵表達自己的意見、堅持自己的主張和生活方式,即使他們購買使用的商品也充滿了個性化。他們很自然的會成為一個拒絕被整合、缺乏團體認同、也沒有什麼紀律的人。他們喜歡過自己的生活方式,偏執著自己獨特的品味與想法。從好的一面來說, e 世代人類是獨立自主的;但從壞的一面來說,是全身充滿了刺。唯有上帝那超越的愛,能調和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性

而教會也同時必須改革,展現出一個多元寬容、充滿愛的信仰空間。不僅要能夠包容異己、包容那些跟我們很不一樣的人,讓他們得到認同、溫暖與扶持,還要能夠讓每一個信徒充分表現出屬於個體性的自主與特質。

五、「淺」──資訊品質(小約翰)

一、     商業運作傳媒

1.現在傳媒雖然來源多、但多數仍然掌握在財團手中,商業利益是至高無上的原則,因此為了提高收視率、收聽率,爭取廣告量;傳媒的製作過程講究包裝,所有節目的呈現完全依照製作人的觀點以十分制式化的方式透過及精細、專業的分工而呈現出來。

2.大家看到的歌唱明星都是唱片公司花大量的金錢從事公共關係、形象塑造所呈現出來的,當你與明星在現實生活相遇時,你可能會驚訝於他和螢幕上的形象有著天差地的不同,螢幕上的身份只是一種表演,一種娛樂。你可能會對螢幕上的壞蛋恨的咬牙切齒,然而現實生活中他只是一個演員。

3.傳媒是塑造輿論的高手,人們對於政治人物的認知完全來自於媒體的報導,很不幸的,台灣的各種媒體都有既定的黨派立場,你所瞭解的政治生態其實都是二手傳播的結果。

二、     深度隨速度銳減

1. 因為資訊的量多而快,人們也被訓練的要快速回應,否則跟不上時代,跟不上別人的腳步,就傳媒的深度來說,廣播電視的深度比報紙淺、報紙又比雜誌淺、雜誌又比書本淺、網路的深度可深可淺,但是因為要快,常常也很膚淺。

2. 當電話發明後,寫信的人就越來越少了,但是當網路發明後,寫信的人突然又變多了,只是以前是用筆寫,現在是用鍵盤寫。用鍵盤寫的速度如果不夠快,就會有一堆錯別字和一些奇特的專有名詞出現,聊天室的人用短短的信息(簡訊)和別人溝通。

3. 你所慣用的溝通工具和與人對談的方式是會內化在你的行為模式和性格上的,當你的談話經常急促時,你會漸漸不耐於長時間的等待。當你談話的內容膚淺時,你不會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你可能會有很多創造性的想法,卻不見的有耐心去付諸實踐,經營成功(網路商業的泡沫化部份原因在此)

三、     剪刀漿糊文化

1. 網路上豐富的資料大大縮短人們收集資料的時間,只要把資料作一些編排(剪刀與糨糊)就可已變成一篇期末報告,至於報告的內容是否經過深思熟慮就不用管了。許多人引述許多專有名詞,然而卻不知到這些名詞的真正意義。

2. 這種文化造成人們對事物的認知也隨之碎片化,我們只能從粗淺的一面看問題,而無法多面向的完整瞭解。

3. 很多人上網、看電視都不想動腦筋,只是被動式的觀賞、接受,尤其電視畫面的變動太快,根本不容許人們有思考空間,只是被培養出某一種情緒,好方便接受製作人的觀點,或接受其廣告訴求。

e世代的媒體採用大量的圖像溝通,報紙、雜誌的圖片越來越多,漫畫、電視就更不用說,早期在電腦上的溝通流行BBS,現在則是WWW的天下,原因無他,因為圖文並冒、聲光效果一應俱全。圖像溝通的結果,造成文字閱讀的障礙,許多人已經無法看完一本全部是文字的書,連帶的也使得思考的深度變的淺薄。

六、「虛」──資訊形式(gospel)

任何傳媒都可以虛擬人物與人格,但是e世代的網路傳媒呈現出來的虛擬,卻讓人爭議不斷。因為網路傳媒比電影電視更容易形成虛擬與真實的模糊分際,而這種虛擬與真實,又是發生在社群人際與角色扮演、自我認知上。這對e世代是好或不好呢?

當我自己也成為e世代網路族以後,我也無法避免的出現了屬於我的網路人格,而我發現:

1.真實世界不一定就很真實

其實很多認為網路環境虛擬的人,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真實世界不一定就真實。在真實世界中,有太多角色扮演與階層規範,人與人之間的言談,花費太多時間言不及義,人前人後往往言語行為並不一致,甚至開會,都會有「台面下、臺面上」「會外賽」,絕大部分人都經驗過虛偽,一天下來儘管講了一大堆話,若想找出可以真心傾心吐意的朋友,卻又屈指可數。

2.網路人格有時比現實世界更真實

網路人格在某些狀況下,其實比現實世界更真實。譬如說,沒有真實世界中既定的角色扮演,面對全然的陌生人,網路人格可以毫無顧忌的去表現自己,所以很有可能比現實世界更呈現出真實心聲。此外,一般人在現實世界為了自我保護、或是給自己安全感,往往需要在既定遊戲規則下決定出自己的行為的,如果是在暱名的狀態下,則少了這一層的顧慮,比較敢顯現出本性。

網路傳媒因為用ID上線,上線者個個達到隱匿自我的效果。在隱匿自我的情況下,上線者可以非常自由勇敢的表達意見,表達困境,表達感情,並從別人的回應當中得到幫助。

3.網路人格的虛擬有時是在反映「內藏的我」

除了人際關係,在角色扮演上,網路族群也可以有很多嘗試。走入網路世界,使用者可以有很大的自由空間,決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扮演怎樣的性別個性角色,而暱稱,往往具有顛覆刻板印象、或表達不同自我的功能。會這樣,是因為任何一個網路使用者在上網那一刻,都會透過重新命名(取ID與暱稱),以隱匿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身份。這可以延續過去的自己,更可以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個全新的自我認定。一個認真經營網路人格的人,儘管可能跟現實世界有別,但是不可能徹底分裂判若兩人,網路人格不過是他現實世界中「內藏的我」,而在現實世界中,它是隱隱約約若隱若現存在著,決不是無中生有的。網路與現實人格之間,是有某種合理的關連性。

這種網路上的多重自我,跟現實生活中一致的自我觀念,應當是網路傳媒帶出來的後現代文化中,最讓人驚嚇的部分。正是這種虛擬與真實的模糊分際,讓人隱隱不安。而網路族群,卻是一群接受並嘗試管理人類心靈中多重自我的族群。他們也將主導未來的世代。

4.網路人格是在指出現實世界的渴望

網路上跟現實上不同、矛盾的自我,很多時候是將自己內在的衝突,或別人無法覺查的、不敢呈現的另一個自我,用隱匿的方式呈現,並與網路上其他參與者對話往來,藉此釋放出在現實世界中「內藏的我」。網路提供了一個宣洩系統。

上網者在網路上,「可以是任何人」!這種「隨時變成任何人」,在現實世界是精神分裂徵候,但它卻成為網路傳媒最重要的魅力。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變換自己,發表平日不敢發表的言論、扮演平日不敢扮演的角色、部分實現自己長久以來的夢想。虛擬與真實在這時很難區分,因為網路上的角色扮演,往往是內心世界的真實呈現,下網路後的現實角色,卻經常被迫壓抑掉一些真實。在現實生活中,某些失敗是永遠的烙印,在網路上,失敗了,另換一個ID重新開始。

其實很多使用者在不同時段,扮演不同角色。視窗成為他們思考自我的強烈暗喻,他們視自我為多樣化的宣洩系統。

5.網路人格跟真實世界一樣是在呈現不完整的自我

很多人都經歷到網路幻滅感,有時候未必是因為當事者刻意欺騙,而是以文字表述的自我,不管是理念或情感,都是不完整的,若當事者期待透過網路真實完整的認識一個人,期待過多,失望幻滅也就越大。

更何況是有人因著隱匿,上網「玩遊戲」,也就是說,他可以用不同的代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可能純粹是取鬧惡作劇,甚至是在進行欺騙,玩弄感情。網路犯罪,最可怕的不是色情網站,而是這些在聊天室、公共討論區進行欺騙的惡人。

學會對網路不要有過多的期待,學會不要交付完全的信任,是上網者一定要交的學費。網路人格跟真實世界一樣是在呈現不完整的自我,真正最真實的自我,永遠只有上帝與最親密的家人知道。

6.小結:傾聽世界的聲音

一個學會自我保護的基督徒,在e世代傳媒中,會比過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能傾聽世界的聲音,傾聽心靈深處的需要。若善用策略,這些人會比過去更有機會走到教會。

結語

A、(小約翰)

資訊的多,不如資訊的真。E世代有許多擁有大量知識卻無法分辨真假的人。資訊的淺,勢必使人不滿足,而必須追尋更真摯永恆的價值。基督信仰在傳媒時代易發顯出其必要性。

B、gospel)

基督徒對e世代的免疫力

1) 基督徒比較不會用網路發洩情緒

2) 基督徒比較不會謾罵批評

3) 基督徒比較會自律遵守網路規範

4) 基督徒的人際關係比一般人有更多可能,比較不會過度依賴網路社群

5) 基督徒的使命感,會讓基督徒願意善加利用網路發揮愛心、關懷與舉

     辦福音網友會

C、solo-man)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