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 論

 

             政治與宗教之間的適當關係為何呢?這一直是個頗富爭議性

         的問題。西方社會在宗教改革與教皇權威崩潰以後,政教分離主

         義大行。然而,各種違背政教分離主義的現象卻又層出不窮。二

         十世紀以來,一波波的新神學更強烈地衝擊著傳統的政教分離主

         義。我們不敢說政教分離主義已經崩潰,然而,它正迅速地走下

         坡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要特別指出的是,在這樣一個歷史

         的過程中,非西方國家的政教經驗扮演著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更明白地說,亞非及拉丁美洲的政教經驗正是一股強烈衝決政教

         分離主義的力量。先是西方國家挾帝國主義的船堅砲利將基督教

         傳佈給亞非世界。此一行動的本身就違背了政教分離的原則。繼

         而是被殖民地的教會與信徒,在環境重重的壓力與挑戰下與民族

         主義結合。一方面是為了拯救在帝國主義多重侵略與剝削下幾近

         分崩離析的國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維護宗教在這樣一個滿目瘡

         痍之國家中的意義與地位,遂不得不將信仰轉化為一種與社會暨

         政治密切結合的世俗彌賽亞。

        

             中國在民九至民十七期間的政教經驗便是一個典型的例証。

         正如蔣夢麟所說的,耶穌「是騎在砲彈上飛過來的」(註1)。

         傳教士不僅挾著條約與武力,甚至還發展出一套戰爭神學,來辯

         護為什麼「以武力傳播愛」。雖然傳教士仍聲稱政教分離,但這

         樣的說辭幾乎沒有任何意義。當然,絕大部分關心此一課題的中

         國人也都不予相信。相反地,他們在當時充分體認出一種難以忍

         受的政教關係模式,亦即洋教凌駕在國家與王法之上。這樣一種

         政教形式顯然遠遠偏離了中國傳統的主流(註2)。它使得國家

         主義反教逐漸興起,並取代過去的文化主義反教運動。

 

             進入民國以後,隨著中國時局與思潮的發展,在新文化運動

         的影響下,首先展現的是一種功利原則的國家主義反教特質。從

         外在的論証理據來看,民九至民十的反教可分為科學主義、藝術

         取代論以及人文主義三個取向。但這些都只是基於對中國富強的

         工具性價值而來的批評。他們隱藏在背後的擔憂,是惟恐宗教成

         為一種對國家及社會的腐敗、破壞、分裂與落後的力量。一方面

         ,它充滿了浪漫與熱烈的愛國情愫;另一方面,卻又講究超然、

         理性與冷靜的精神,不願意委身於某單一的理念或主義,或是獨

         鍾於某一家之言。因此,它雖然蒐羅各家的宗教見解,以超然、

         理性而冷靜地分析宗教的優劣利弊,卻意理地僅以宗教具有多少

         促進國家富強的價值為評價標準。

 

             對於當時許多持基要傾向的教士與信徒而言,這些反教言論

         似乎熟悉,卻又陌生。為什麼說「熟悉」呢?因為在西方原本就

         常見科學、藝術與人文的反教論調。那又為什麼「陌生」呢?因

         為他們一向所體認的宗教信仰,是相當個人、內在而超越的,是

         一種對自我、靈魂、宇宙及生老病死的救贖與終極關懷。而如今

         反教者竟然要求一種世俗的國家意義。他們很自然地將反教運動

         的本質詮釋為魔鬼對真理的攻擊,並且繼續活在他們那種聖俗二

         元劃分的世界觀中。

 

             民十一以後,智識主義以及實驗主義逐漸失勢。它們一向認

         為,中國政治與社會的腐敗與紛亂,歸根究底就是這一塊田地還

         沒有經過科學理性的耕耘。然而,陳獨秀、李大釗、孫中山先生

         、許多的學生以及國共兩黨的黨員,卻相信中國的田地所迫切需

         要的並不只是科學理性,更是主義與革命的洗禮。他們仍然是熱

         血愛國的分子,卻逐漸揚棄了功利原則的國家主義;轉而選擇一

         種引領他們獻身、戰鬥、直接行動的意理式的國家主義。

 

             由於以反帝為使命之部分政黨黨員的刻意經營,反教開始轉

         化為反帝運動的一個支流。這個「帝」字徹底改變了反教運動的

         本質與風貌。它一方面使得原本汎非宗教的立場轉變為專非基督

         教;另一方面,宗教則不再被強調為一種對國家及社會的腐敗、

         破壞、分裂與落後的內部因素,而是被當作侵略中國的一種外力

         與強權實體。也就是說,此後的反教不再是新文化運動中知識階

         層「破壞偶像浪潮」的一環,而是中國革命熱情下之排外主義的

         一部分。

 

             在北伐統一以後,意理式的國家主義反教又有了一個新發展

         。因為,在帝國主義的中國同伴 ── 軍閥 ── 被掃除後,可

         以說已經使得反帝革命得到了階段性的勝利。因此,原本防禦式

         的國家主義反教遂轉變為一種對內的統整式的國家主義反教。這

         種統整式的國家主義,其主要內涵不再是排抗外力了,而是要求

         國內的各個階層、團體與次文化臣服、效忠並整合於國家或代表

         國家的一切政治符號與意識形態。宗教作為一種社會團體、民間

         力量與次文化,部分國民黨員很自然地也要求其臣服、效忠,並

         整合於新的政治秩序與三民主義下。至此,中國的政教關係可以

         說回復到了鴉片戰爭以前的模式了,亦即將宗教完全隸屬於國家

         之下。

 

             顯而易見地,從民九至民十七,整個反教運動都逼使政教分

         離主義沒有一絲生存的餘地。從中國此一獨特於西方世界的歷史

         經驗,我們要問,政教分離主義到底有多大的適用性?尤其在那

         些掙扎著脫離飢餓與貧窮、政治上內憂外患、以及社會體制與規

         範瀕臨解構的國度中。約略來說,在工業化以及政治基礎結構穩

         定的西方國家中,教會與信徒要維持對政治與社會的超然並不困

         難,因為,國家所面臨的只是一些公共政策的問題。教會與信徒

         可以隨著各自的興趣參與或不參與。然而,在諸如近代中國這樣

         的開發中國家裡,教會與信徒則面臨著帝國主義、軍閥割據、共

         和民主、建國統一、經濟凋敝與社會混亂等諸多棘手的基本問題

         。一方面,愛國的知識菁英以及主要的政治勢力,都企圖召喚與

         整合他們,以投入建國或改造的行列;另一方面,國家的悲慘光

         景也令他們若採行政教分離主義會深覺內疚、愧對良知。

 

             事實上,即使在先進的西方社會中,所謂的「政教分離」一

         詞亦有待澄清,因為它有相當分歧的用法。其中的「政」及「教

         」通常都只是一種泛稱。「政」可能指的是政治、政策、政府、

         政權當局、官員或公職人員等;而「教」則可能指著宗教、宗教

         組織、神職人員或一般教徒。我們必須指出,它們彼此之間的互

         動關係有極大的差異,並不能籠統地概括為「政教關係」。

 

             如果所謂的「政」是指著政治或政策,那麼,無論就東西方

         社會而言,政教分離都會面臨實際上的困難。因為政治具有極大

         的擴張性,它既是管理眾人之事,何以宗教可能例外?它必然有

         一些或多或少的宗教政策。另一方面,宗教亦可能具有其政治暨

         社會的理念與使命。而無論是教徒作為一個公民、或是教會作為

         一個社會團體,它們都具有憲法所保障的不可剝奪的參政權。它

         們可以進行壓力政治,也可以推派候選人參加選舉,甚至可以組

         織政黨。政治作為一種範疇,基於社會體系的整體關連性,它必

         然要與「教」發生許多互動。

 

             但若「政」指的是政府體制或政權當局;而「教」是專指廟

         堂或教會等的組織,那麼,政教分離則屬可能。其中的理由很簡

         單,因為組織的分離是可能的。事實上,西方中世紀對於此一課

         題的爭論所在,正就是教會組織與政府體制的不分,它握有精神

         之劍,也同時握有世俗之劍。它們若是不分離,教主便是國王,

         而國王又兼為教主了。

 

             就民九至民十七的期間而言,敬虔與基要傾向的教徒似乎未

         能釐清政教分離的真義,以至於他們始終將反教運動的本質當作

         是魔鬼對真理的攻擊。然而,護教者卻體會出,反教運動的本質

         正是知識菁英的愛國召喚以及主要政治勢力的整合企圖。因此,

         對於反教運動,他們寧可如趙紫宸所說的,視其為〈新境對教會

         的祈嚮〉。

 

             我們可以說,護教者所作的轉化,正是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所謂的「關聯」(correlation)神學。田立克指出,

         上帝的信息並不能只當作是一種永恆、客觀、一成不變的存在,

         它還必須進入主觀的層次,與人類生活的歷史情境互相關聯。他

         相信,一個真信仰者要不斷地適應社會的新變遷,並與當代的思

         潮對話及整合(註3)。這是一種以「對話」取代「教條」的途

         徑。就民九至民十七的期間而言,將耶穌塑造為一個世俗的彌賽

         亞,幾乎可以說是護教者與當時中國「處境化」的唯一出路。而

         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與時代思潮及社會菁英對話。

 

             教義的客觀性與絕對性也自然隨而淡化了。這可以說是一種

         較清教徒所為更為徹底的宗教世俗化。事實上,早在韋伯的論証

         中,就已經顯示出世俗化與理性化的密切關係。在科學主義的浪

         潮下,不僅宗教遭到嚴苛的批判,事實上,護教者自己的神學思

         想也備嘗了一次科學的洗禮。因此,在他們的護教文字中,經常

         地流露一種德國神學家布特曼(Rudolf  Bultmann)所謂的「袪

         神話化」(de-mythologization)的特質(註4)。我們相信,

         這種袪神話化的特質,一方面導致護教者對「聖界」採取了淡化

         、甚或貶抑的態度(desacralization )(註5);另一方面也

         使得他們以理性思考代替了宗教情緒與信條。一個明顯的証據是

         ,當時護教者們所發表的社會信條與宣言,遠遠地超過宗教信條

         與宣言。宗教幾乎已經完全變成了一種只是指引人們現世思考與

         行為的結構。

 

             這樣一個世俗的彌賽亞,不論是與國民黨的國民革命、巴枯

         寧的無產階級革命、或是陳獨秀的人格改造結合,最重要的是,

         護教者集中於將耶穌詮釋為一個政治或社會的革命者。此一詮釋

         自然是時代氣氛與風潮所致;然而,也可以說是宗教世俗化下的

         一種可能邏輯。

 

             在韋伯就儒家與基督新教的比較研究中,就反覆地陳述了此

         一觀點。按照韋伯的看法,儒家是不必「入」世的,因為他們本

         來就在「此世」。而且,儒家並沒有另一個形上世界,並無從發

         生一種由「彼世」入世的過程。因此,

 

                 所有倫理上的超越嚮往,所有在超俗世上帝的命令與凡

             俗世界之間的緊張性,所有此世以外的憧憬,以及所有關於

             惡根性的觀念,全然不見了(註6)。

 

             相反地,清教徒卻有一個「彼世」,而且這個「彼世」並非

         與「此世」互不相干的。清教徒一方面被要求「入」世;另一方

         面,則被要求不能「屬」世(註7)。屬世意謂著一個人完全缺

         乏超越意識,只是努力於認同及結合於現世既存的結構、道德與

         價值體系。清教徒的入世則不然,它要求一個人抱持著「彼世」

         的道德與價值理念來生活於現世。對於儒家來說,現世並非沒有

         罪惡。然而現世的罪惡並無需求助於「彼世」來解決。韋伯相信

         ,這導致了儒家只是努力於認同及結合現存世界的政治暨社會結

         構與意識形態,從而缺乏一種強而有力的批判意識。相反地,基

         督教中的超越意識則為清教徒們提供了衡量現世的尺度、批判現

         世的泉源、以及改造現世的動力。在「彼世」的對照下,「此世

         」當然顯得污穢不堪、亟待改造。而所有的「傳統」與任何形式

         的既存「權威」也都失去了神聖性。按著清教徒的天職與召喚,

         他們不得不依照上帝的道德與價值來改造與支配這個世界了(註

         8)。

 

             韋伯的分析提醒了我們,基督教在考察世界時有一種不同的

         歷史向度。基督教相信,支配歷史的不只是歷史的內在因素,更

         包括了歷史以外的超越因素。而人的意義也並不只是存在於與家

         庭、社會或國家的世俗關係中,更存在於一層與永恆及上帝的關

         聯裡。因此,無論是現世的建構、或是對現世的批判,都不能從

         現世歷史中找到最終的合理根據;相反地,它們必需改以超越的

         向度。否則,一切的建構與批判就將只是耶穌所說的「瞎子領瞎

         子」(馬太福音第十五章第十四節)。

        

             韋伯對於儒家缺乏社會批判力的解釋或許是可議的,但對於

         清教徒擔綱改造現世的論述卻是言之成理的。或許我們可以用來

         解釋,相對於其它宗教,為什麼入世以後的基督教較富於道德與

         價值的先知以及現世的革命者?然而,我們又如何解釋基督教歷

         史中許多不參與社會改造與政治革命的教派呢?對韋伯而言,此

         一問題應該是可以輕易回答的。這些教派所以成為社會中保守與

         反動的力量,主要是他們根本停留在「彼世」,而未嘗發生一種

         「入」世的過程。因此,在超俗世上帝的命令與凡俗世界之間的

         緊張性也是不存在的。他們根本無心於世界的改造,所寄望者不

         過是如何逃脫世界此一鉅大的靈魂監獄。

 

             衡諸民九至民十七期間的政治神學,我們有理由相信,護教

         者所以如此集中地將耶穌詮釋為革命者,固然是當時一種熱衷於

         革命的氣氛與風潮所致;但另一方面,也是超俗世上帝與凡俗世

         界之間的緊張性所致。從護教文字中可以清楚地看見,護教者很

         努力地根據聖經建構一個「上帝國」的模型,然後,再依照此一

         模型來對應批評當前中國的社會與政治。

 

             不過,我們在此也發現了韋伯的一項缺失,即清教徒的「入

         」世與他們的擔綱改造世界並沒有必然關係。其中一個關鍵的原

         因是,聖經中對於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等的直接主張,不僅

         不豐富,而且甚不明確。聖經無論如何不是一本專門的政治學、

         社會學、經濟學或文化學等的著作。對於聖經是主張開明專制抑

         大眾民主、資本經濟抑共產主義、順服政權抑革命反抗等問題,

         即使在專業的聖經學者中也一直爭論不休。因此,基督教徒即使

         是「入世」,也未必會去改造 ── 反而有可能去支持 ── 既

         存的體制與意識形態。儘管許多教會人士經常說道,「聖經是一

         切的答案」;然而,聖經卻並不談論一切。譬如,聖經不談論環

         保與核能的問題,聖經也不談論海峽兩岸的統獨問題。對於許多

         現世的意理與衝突,聖經所能提供的往往只是零星的、間接的、

         推論的或隱涵的教導與例証。而這些零星的、間接的、推論的或

         隱涵的教導與例証,並不足以構成一套完整而有系統的所謂聖經

         的政治觀、經濟觀、文化觀或社會觀。

 

             對於一個鄙棄聖俗二元論及肯定現世的基督教徒來說,信仰

         是具有穿透力的,它提供的是一種全人以至於全世界、終極以至

         於現實的關懷。它應該要由個人的層次逐步向外穿透,擴及家庭

         、社團以及國家的層次。但我們必需指出的是,愈是屬於內層領

         域的問題,聖經的直接教導就愈豐富或清楚;相反地,愈是屬於

         外層領域的問題,聖經的直接教導就愈稀少或模糊。換個角度來

         說,愈是屬於內層領域的問題,聖經的主導性與權威性就愈易於

         突顯,而個人的詮釋範圍、思考的自由空間、以及在應用與實踐

         上的彈性就相對縮小了。相反地,愈是屬於外層領域的問題,聖

         經的主導性與權威性就愈難於表現,而個人的詮釋範圍、思考的

         自由空間、以及在應用與實踐上的彈性也就相對地增大了。無論

         如何,聖經到底是一本以靈魂救贖為主旨的著作。對於此一主旨

         以外的問題,恐怕是屬於詮釋學的範疇了。它們必得依賴一種對

         經文的「第二度創造」(create the second degree)(註9)

        

 

             聖經作為一種「普世的」(universal )啟示,原本就難以

         套入某一國家或文化的特殊情境中;而聖經若作為一種「殊別的

         」(particular)啟示,則當時又只針對猶太人的生活與歷史情

         境而寫作。對於社會與國家層次之類的課題,它當然留下了很大

         的思考空間給各種不同的政見與主義。無論是保守或激進、反動

         或革命,都可以根據自身的立場或偏好,來詮釋基督教對於政治

         、社會、經濟或文化等的主張。在這種情況下,爭論什麼是聖經

         的原始教義似乎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它已經從客觀意義的層

         面走到詮釋學所謂的主觀意義(subjective meaning)的層面(

         註10)。詮釋者在田立克上述的「關聯」中,已經將政治、社

         會、經濟與文化諸情境及其有關的主張與價值「內化」到基督教

         了。

 

             民九至民十七期間的政治神學,顯然為此一情況作了極佳的

         註腳。無論是西方傳教士的戰爭神學、或是護教者的世俗彌賽亞

         ,所反映的多是詮釋者各自周遭情境中的主義與價值。耶穌忽而

         為摧毀異教國的戰神,忽而為國際和平的使者,忽而為國民黨的

         國民革命者,忽而為無產階級的領袖,又忽而為國民人格的表率

         。這些彌賽亞的世俗角色與意義,似乎並非聖經的必然推演與邏

         輯,而多是詮釋者自己的意理與偏好。他們所建構的世俗藍圖恐

         怕也只能在有限的範圍稱為上帝的真理。附帶地,我們想問,是

         否解放神學、民眾神學、草根神學與台灣的鄉土神學,也非聖經

         的必然推演與邏輯?而如果說愈往社會與國家的層次,聖經的直

         接教導就愈少,也愈屬於詮釋學的主觀意義的範疇,那麼,是否

         它所需要的在立場上的謙虛與寬容也愈要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