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變遷省思台灣的宣教
── 神學與策略的省思

第一次:2001/03/22(四)上午,中華福音神學院
第二次:
第三次:

 

 

 

 

 

 


前言
一、經濟穩定成長、物質滿足愈加豐富
二、傳媒佔領社會、大眾文化成為主流
三、自由民主全勝、顛覆性的解放浪潮
四、結構日愈分化、異質社會徹底形成
五、理性效率至上、組織時代更形成熟
六、商品智價革命、知識社會空前來臨
七、地球村已浮現、社區主義同時抬頭
結語

 

前言

我始終強烈地認定自己是一個學術工作者,但過去的年,我卻花最多的時間在牧會。四年前我開始擔任教會的執事會主席,事奉非常沉重。去年七月,我任期屆滿,但因為我們的牧師離職,改任為顧問牧師。於是,我又披甲上陣,擔任事奉團隊──尼希米團隊──的團長。我深深感覺,牧會是全世界最困難的工作,甚至根本是一件 mission impossible。只有仰賴上帝的恩典。因此我站在這裡,一方面對你們充滿敬佩;另一方面也真的為你們感到憂心。你真的有體會到那份使命之艱難嗎?我願意在這裡鼓勵各位,你一定要紮紮實實、嚴謹地裝備,開拓你學習的觸角與視野,更有創意、突破性地反省和深思。

我看到太多傳道人缺乏作為一個牧者所需要的完整訓練。或者說,好像什麼都學了,但都只認識到一點皮毛就得披甲上陣。我一點都不懷疑,在座的各位有足夠的福音熱忱和對上帝國的使命感,但是,除了使命感之外,還要有正確的方向感。而除了方向感之外,還要有實踐目標所需要的專業素養與人格能力

今天我在這裡跟大家所要分享的主,目的就是要幫助各位掌握方向感──神學思考上的方向感,以及福音和牧養策略上的方向感

早在將近三年前的青宣大會中,我就已經提出了會變遷的七個大方向,還有一些原則性、也很簡單的宣教策略反省。原本要出版成書,但一直很忙,且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自己不只提出基督徒所需要面對的社會變遷挑戰,我更期待自己能提出在神學上以及宣教策略上的深度反省,甚至是理論建構。在座的各位都不是吃奶的,而是研究神學、獻身宣教的有專業的人士,因此,在今天我不打算詳談當代社會變遷的細節,我希望能給予各位更深刻的在神學上以及宣教策略上的反省。

一、經濟穩定成長、物質滿足愈加豐富

首先,從一個最基本、也最身邊的認知開始,趨勢一,是經濟穩定成長、物質滿足愈加豐富。雖然台灣的經濟然仍存在著若干不利因素,但是,幾個關鍵性的體質、管理與金融的轉型,都還達到了一定水平。即使由於大陸的競爭力,台灣可能會面臨一段時期的經濟成長停滯,但展望未來,台灣應該還是一個充斥著商品經濟、高度消費,以及物質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而人們追求財富的心、以及功利主義掛帥的情形,也只會更加嚴重

它帶給信仰方面的一個影響,就是宗教感的更加淡薄。隨著國民所得的增加,人們倚賴上帝的心往往會減低。按照某些社會學家的說法,當國民所得超過三千美金時,宗教就開始走下坡了。因為,財富似乎帶給人們較大的安全感,也更有消費能力去購買替代性的滿足。商品經濟下最盛行的宗教,就是「商品拜物教」。現代人在物質所換取的虛假滿足中,往往看不到自己在靈魂上的饑渴與虛空。換句話說,台灣未來在信仰上所面對的一個挑戰,仍然是商品經濟所帶來的世俗主義

這裡的發展有很弔詭的一面。當物質主義發展到一個巔峰階段,有可能會出現一種「物極必反」的效應。即物質滿足的邊際效用開始遞減。許多人因而幡然省悟,回過頭來尋找宗教之類的精神文明。結果開始出現某種宗教熱潮。但是這些宗教熱潮有三個值得令人懷疑的特色:

第一、通常它們只是一陣熱,很快就退它們或許總是有一些新的信徒,但舊的跟隨者又改信別的新鮮玩意兒。而從這樣一個不斷倒店、換招牌的過,讓我們覺得其中實在沒有多少真正對宗教的渴慕與敬虔。可以說,是有熱潮而沒有虔信。宗教活動很多,但是缺乏真正的宗教感

第二‚它們通常是出於急遽的社會變遷所產生的焦慮與不安全感、以及對自身遭遇與命運的一種想要得到解釋的饑渴。相對於傳統社會的高度穩定性,現代社會的宗教實演著截然不同的功能。明顯的是,道德與社會整合功能已經式微了,人們所期待的只是快速變動下的「解運說命」罷了!而這種需要不僅強化了對宗教的熱潮,也帶動了諸如算命、星座、占卜等迷信的發達。

第三、它們與功利主義密切相關。對多人來說,財富正是社會中最具體的命與運。只要有錢,任誰都說你好命。可是,在現代社會中,複雜的環境和激烈的競爭,都使得發財之路充滿了風險與不確定性,而這為迷信和宗教提供了發展的溫床。因此,雖然現代人的心中根本沒有神,也不覺得需要神,但面對財富與名利的渴望與不確定性,跟著師父或到廟裡去「虔誠」一下是無妨的。

面對這樣一個社會變遷趨勢,我在神學上和宣教上可以有兩方面的反省:

第一、面對算命、星座或占卜等迷信的興盛,基督教該如何「解運說命」,以贏得那些因社會急遽變遷,而充滿焦慮與不安全感、或想要解釋自身遇與命運的現代人?我很驚訝地發現,我們基督教神學在這方面的書和研究非常有限。我曾經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對於生命的際遇,「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會碰到這樣的事?」中國人總喜歡說是「命」或是「緣」,而我們基督徒呢?無論遭遇的是什麼?是福是禍、是成或敗,恩典是這一切際遇的唯一解釋

有一次,我們有幾個家庭到埔心牧場去休閒其中有一場特別的魔術表演。魔術師很奇妙地變來變去,非常精彩。後來魔術師從台上走了下來,竟然中了我的女兒,邀請她上台擔任他的臨時助手。事後,她告訴我,她非常興奮,但是很緊張。我反問,「為什麼會是妳?為什麼那個魔術師會挑中妳?」我的女兒不知如何回答,她只能說「不知道」。這個時候,我就順便給她來個機會教育。我告訴她,妳之所以雀屏中選,不是因為妳長得漂亮,或者看起來很聰明,而是一個恩典。它是沒有理由的、也無法解釋。恩典就像一片輕柔的羽毛,不知道為什麼就飄落在了妳身上。好事是如此,壞事更是如此,我們仍然要將它當作恩典來看。

第二、面對這樣一個社會變遷趨勢,該如何針對現資本主義的邏輯以及人的現實需要,發展符合《聖經》立場的財富倫理與成功的人生觀,順現代人對於財富與成功的渴望,來加以轉化和改造?感謝主,現在有一個「禧年基金會」在推動財富倫理的作。我也正在寫一本給非基督徒閱讀的有關財富倫理的書,從希臘的Plato寫到近代的P. J. ProndhonKropotkin

但是另一方面,台灣教會也同樣受到了功利主義的影響,不只許多教會有嚴重的世俗化傾向,更出現有所謂的「成功神學」。人子以受苦為心志的十字架精神,不知不覺淪喪式微了。當然,將信仰轉化為邁向財富與成功的心靈工具,會有助於吸引信眾,甚至帶來某種興盛發達的景象。但它畢竟傷害了基督徒向世人的苦難認同、並從苦難中經歷神的人子精神。有人說,成功就是要找到個人生命的意義;還有人說,成功就是在有限當中作一種最美妙的組合。各種不同的人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在集體裡面成功。就像聖經說的,有人是眼、有人是手、有人是腳。而不同的恩賜要配搭在一起。

但是在我看來,對成功的定義,最符合我們基督信仰的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那一句話 ──「成了」。從世俗的眼光來看,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意謂著他的失敗。他這時候應該說「完了」,或者說「輸了」、「認了」。但耶穌卻說「成了」。這個「成了」,可以翻譯為「完成」了,也可以說是「成功」了。這是一個勝利的宣告。耶穌在這裡已經為「成功」下了一個全新的定義。生命最高的成功就是為了愛而犧牲。成功的秘訣就是它得從虛己降卑來實現當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在照顧那些貧窮病痛者的時候,可能在她的心裡反覆出現的就是這一句話 ── 成了。當一個志工在服事老人的時候,我希望他的心裡也反覆地出現這句話 ── 成了。因為在這一刻,生命真正地自我完成;因為在這一刻,生命步上了成功;因為在這一刻,生命克服了自私狹隘,得到空前的勝利

有一次,我聽到一位美國達拉斯神學院的學生說,他們有一位非常基要、保守的老師親口告訴他,自由派神學已經不是他們最大的敵人,而是世俗主義。當我聽到這樣的話時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因為即使是基要主義的健將都有這種警覺了。是的,完全不錯。自由派神學在後現代的哲學與文化浪潮下,根本是已無立足之地了。而相反地,世俗主義卻席捲而來,將基督教吞沒。

二、傳媒佔領社會、大眾文化成為主流

其次,趨勢二,是傳媒佔領社會、大眾文化成為主流。現代社會最引人驚心動魄的一幕,恐怕是電子媒體以及資訊網路的蓬勃發展。而對於社會大眾價值觀的形成、生活方式的選擇與偏好,以及社會或公共議題的心理取向,傳播媒體又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父母和學校。而遺憾的是,影響力如此之大的傳播媒體,過去是政治化,淪為意識形態與政令宣導的工具,今天則是商業化商業化的結果是造成它只關心閱聽人數的多寡,也因此只好選擇通俗化,處處迎合大眾的口味。這進一步促成了所謂的「大眾文化」(mass culture)。當然,大眾文化的成因是複雜多端的,但無疑地,傳播媒體的推波助瀾是其關鍵所在。

大眾文化的基本運作原理,就是數量法則與市場至上。它以「量」──市場的大小──而非「質」來決定一切的價值。因此,任何一件事物或個體,只要能獲得愈大多數人的共鳴與迴響,或者說愈有「群眾魅力」,就愈有存在的正當性,也有愈高的價值。至於其本身在品質與格調上是否拙劣低俗,都已經不重要了。或許我可以請問各位,台灣最有權力、最有影響力的人是誰?其實不是總統,而是那些偶像級的影歌星,賣座的卡通或漫畫人物,擅長於包裝行銷的導演製作與廣告商,以及追求暢銷排行榜的通俗作家們。

從好的一面來說,這意謂著一個平民化、打破威權的時代來臨。然而,當社會大眾的價值信念、生活方式的選擇與偏好,以及社會或公共議題的心理取向,都由通俗品味來塑造與決定時,這個社會將注定了沒有昇華及超越的能力。許多人說,這是一個「輕薄短小」的時代,而究其實,即是嚴肅與深度的告終。今天的社會大量繁衍了缺乏生命深廣度、也沒有超越性的大眾。我常常喜歡說,現代人的「胃口」實在很大,但滿足的層次卻很低。生命中的道德、使命、真理、紀律、正義、國家、上帝、生命意義,或是終極關懷等,對大部分的現代人而言,都是太過偉大,敬而遠之的。特別是愈年輕的X、Y世代,或所謂的新新人類,這種扭曲的情況是格外嚴重的。因為,他們更早暴露在傳播媒體的薰陶與影響下,他們也更多依賴傳播媒體去認識所處的世界、社會與文明

面對這樣一個社會變遷趨勢,我們在神學和宣教有一個兩難、相反相成的挑戰和反省。從一方面來說,我們需要整合各個不同領域的人才,組成業的基督徒行銷、傳播與經紀團隊?很有力量地切入大眾文化,從通俗性議題見証基督。社會喜歡談富裕、談權力、談性愛、談美食、談健康,你就跟它談富裕、談權力、談性愛、談美食、談健康。當然,要有深度、有超越性地來談。這或許可以稱作「師夷長技以制夷」。你不要以為這很簡單、也是理所當然。在我的觀察中,台灣很多基督徒、名牧者就是作不到、也不屑於在講台上談這些庸俗的課題。但是我們必須了解,基督徒在台灣社會中不僅是少數,更是少數中的少數。它很難主導社會去談一些生命中高層次的課題。而教會也不能鄙視大眾文化,擺出一副不屑一顧的姿態。

Augustine曾經區別出「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然而,不幸的是,奧古斯丁的思想被後來的許多基督徒嚴重誤解了。他們直接的就將「地上之當作是教會以外的凡俗世界;而「上帝之城」就當作是天上的新耶路撒冷。這種誤解所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很多基督徒也像Plato或諾斯底主義一樣分出了兩個世界:一個是「聖」的世界,另一個是「俗」的世界。但是我們不要忘了,Augustine也特別指出,「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的居民是混雜住在一起的。在我看來,這正意謂著教會必須學習與社會共處,基督徒必須打破「聖俗二元論」的框架。教會不能作一個只喜歡內省、默想、禱告、讚美與敬拜的屬靈貴族。我們沒有選擇餘地要在某種程度上與大眾文化共舞

曾經在中國教會傳統裡,譬如王明道和柝聲,都會認為與世俗文化共舞,就是與魔鬼共舞然而,當我們放開歷史的視野,每一個時代的信徒幾乎都會面臨一種抉擇,就是要不要回應世界、參與當代社會和文化、並展開對話?面對現世的召喚,其實是信仰上的一項責任與使命。雖然它帶著塵世化的誘惑,卻是一種無可選擇的信仰考驗。上帝不只在教會、在禱告、讚美與敬拜裡,上帝也樂於在這個世界的凡俗生活與大眾文化中彰顯祂自己的榮耀。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絕對不能妥協於大眾文化,我們必須形成挑戰通俗品味的「基督徒抗衡文化」(Christian counter-culture)。無論是從文明的角度來看、或是從生命的層次來看,基督教都是一種很有深度、也很細膩的精緻文化。可是很遺憾地,我覺在台灣的基督教愈來愈沒有深度、愈來愈不精緻。我認為,罪魁禍首就是一種很膚淺的教會增長觀念。原諒我這麼說,我發覺台灣教會的牧者普遍地沒有能力針對大眾文化作出具有深度的信仰反省,也很少能夠建構出一套完整的神學框架、或是營造出精緻細膩的教會文化。但是,最悲哀的還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根本興趣也不高。許多的教牧和同工,在教會長期的困頓和低迷下,飢渴地期望教會增長。於是他們寧可去追隨那些能讓教會人數快速增長到幾千幾萬人的大牧師。追求小組大量繁殖和敬拜讚美。你知道他們背後的神學是什麼嗎?簡單一句,就是「管他是黑貓或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許多牧者更也經常不願意花工夫去了解整個基督教的信仰傳統。譬如說,一個衛理公會的牧師可能說不出什麼是「約翰衛斯里的精神」,更談不上什麼堅定的歷史傳承!大家所關心的往往只是跟教會增長有關的小組、敬拜讚美和標準答案。而若是我們未能從整個豐富的基督教傳統中吸取資源,可能我們就沒有辦法在面對大眾文化時提出真正有深度的反省。如果教會從牧者長執開始帶頭短視,抱持速食心態,不肯深耕、埋首經典,沉浸在豐富的歷史傳統與當代知識中,那麼,我不相信基督教在台灣會有什麼深度的反省和突破!

有一天,一位同工在帶領弟兄姊妹敬拜讚美,我到一幅輕鬆愉快的畫面。但是,我從頭到尾卻沒有得到任何發人深省的教導。我突然想到以前唱的詩歌,幾乎每一節歌詞就是一篇教導的信息,每一次唱完詩歌,就可以讓自己陷入深沉的省思。但是現在流行敬拜美,沒有人願意在唱歌的時候動腦了。這就好像我們以前看電影,看完了以後要討論,而在現代的大眾文化下,許多人看電影是但求哈哈一笑、是純休閒和娛樂。當時我就深深感觸,什麼樣風格的教會吸引什麼樣的人來教會。而當教會只有能力呈現出一幅輕鬆愉快的歡笑場面,你就不要指望可以吸引那些有思想、有深度的精英份子。這絕對不是說我們只看重精英,而瞧不起大眾。而是無論針對精英還是大眾,一個沒有深度的信仰,絕對很難讓一個人有深度的委身

今天我們迫切地需要建立起基督教的精緻文化,不只是神學,更要著手從事藝術、音樂、建築、哲學與文學等的重建,藉此督促現代人思考生命意義與宗教性的終極問題。我還要特別強調的是,這絕對不是去搞出一套知識系統而已,它更是建立起一個鮮明有力的基督徒生活方式的「理想型」。一方面,藉以對照出大眾文化下生活方式的低俗貧乏與欠缺超越性。另一方面,則可作為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上效法實踐的具體指導。

三、

待續……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