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榮譽 (Academic Honors)

  1. 榮獲國立臺北大學98學年度教學模範教師。
  2. 榮獲國立臺北大學100學年度第2學期教師創新教材與教法績優教師。
  3. 榮獲國立臺北大學102學年度績優導師。
  4. 榮獲國立臺北大學102學年度教學績優教師。
  5. 榮獲國立臺北大學103年度產學合作績優教師優良獎。
  6. 榮獲科技部104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7. 榮獲104年度國立臺北大學電機資訊學院研究傑出獎。
  8. 榮獲104年度國立臺北大學學術研究獎助獎。(SCIE*2)
  9. 榮獲105年度國立臺北大學學術研究獎助獎。(SCIE*4)
  10. 榮獲105年度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學術研究成果聯合發表會優秀論文壁報優等獎。
  11. 榮獲105年度國立臺北大學推動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之績優教師獎勵。
  12. 榮獲2016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JMBE) 年度優良論文。
  13. 榮獲106年度國立臺北大學學術研究獎助獎。(SCIE*4)
  14. 榮獲107年度國立臺北大學學術研究獎助獎。(SCIE*8, 專書論文*3)
  15. 榮獲107年度台灣復健醫學會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壁報論文優等獎。
  16. 榮獲107年度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學術研究成果聯合發表會優秀論文壁報優等獎。
  17. 榮獲科技部107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18. 榮獲107學年度國立臺北大學電機資訊學院研究傑出獎。
  19. 榮獲108年度國立臺北大學學術研究獎助獎。(SCIE*3, 專書論文*2)
  20. 榮獲108年度國立臺北大學資深優良教師獎。
  21. 榮獲109年度國立臺北大學學術研究獎助獎。(SCIE*9)
  22. 榮膺2020 IEEE Senior Member。
  23. 榮獲科技部110年度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24. 榮獲110年度國立臺北大學學術研究獎助獎。(SCIE*2)
  25. 榮獲110年度國立臺北大學教學創新績優獎。
  26. 榮獲110學年度國立臺北大學電機資訊學院研究傑出獎。
  27. 榮獲111年度國立臺北大學特聘教授(第一次獲得)。
  28. 榮獲111年度國立臺北大學學術研究獎助獎。(SCIE*11)
  29. 榮獲2022中華民國資訊學會「李國鼎穿石獎」。
  30. 榮膺2023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 (IET Fellow)。
  31. 榮獲2023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學術研究成果發表會口頭報告競賽優勝。
  32. 榮膺2023英國電腦學會會士 (BCS Fellow)。
  33. 榮獲2023德國紐倫堡發明展(iENA2023)銀牌(Silver Award)。
  34. 榮獲2023德國紐倫堡發明展(iENA2023)泰國特別獎(Thailand Award for the Best International Invention & Innovation)。
  35. 榮獲112年度國立臺北大學學術研究獎助獎。(SCIE*15)
  36. 榮獲2024德國紐倫堡發明展(iENA2024)銀牌(Silver Award)。
  37. 榮獲2024德國紐倫堡發明展(iENA2024)銅牌(Bronze Award)。
  38. 榮獲2024第二十屆IIP國際傑出發明家學術國光獎章。
  39. 榮獲113年度國立臺北大學學術研究獎助獎。(SCIE*13)
  40. 榮獲2024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
  41. 榮獲2025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Inventions Geneva)金牌(Gold Award)。
  42. 榮獲2025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Inventions Geneva)沙烏地阿拉伯特別獎(Distinguished Innovation Award)。
  43. 榮獲國立臺北大學114年度產學合作績優教師優等獎。
  44. 榮獲113學年度國立臺北大學電機資訊學院研究傑出獎。
  45. 榮獲114年度國立臺北大學特聘教授(第二次獲得)。
  46. 榮獲2025國科會未來科技獎。
  47. 榮獲2025德國紐倫堡發明展(iENA2025)金牌(Gold Award)。
  48. 榮獲2025德國紐倫堡發明展(iENA2025)ERiNet創新獎(ERiNet Innovation Award)。
  49. 榮獲IIP國際傑出發明家終身成就獎。

指導學生獲獎 (Contest Honors)

  1. 指導學生參加「2009 德州儀器亞洲區 DSP 應用競賽」,通過初賽。
  2. 指導學生參加「2010美商華麗得盃 創意程式設計競賽」,獲得佳作。
  3.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何崇安、陳奕鈞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00學年度第1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第一名。作品名稱為「智慧型手機應用於門鎖及保密機制」。
  4.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陳皓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00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佳作。作品名稱為「基於影像分析的老人跌倒偵測系統」。
  5.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李依蓉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01學年度第1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佳作。作品名稱為「基於HL7/XML之混合式雲端居家照護系統」。
  6.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黃文郁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01學年度第1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最佳人氣獎第四名。作品名稱為「獨居老人家照護- Kinect跌倒偵測系統」。
  7.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廖嘉禾、黃彥禎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02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第一名。作品名稱為「iWalk-基於步態分析與環境辨識之智慧型機械行走輔助器」。
  8.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陳芝儀、吳孟蓉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02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第二名。作品名稱為「The Sleep WELL Box」。
  9.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陳彥霖、陳君豪、張均豪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03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佳作。作品名稱為「Camtrol-基於物品辨識的智慧家庭系統」。
  10.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徐國維、彭伯銓參加國立臺北大學電機系103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第二名。作品名稱為「室內移動距離的測量」。
  11. 指導學生參加「2015 德州儀器亞洲區 DSP 應用競賽」,通過初賽。
  12.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蕭勝興、李政哲、楊朝勛、黃昶翔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04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第二名。作品名稱為「Easy-Guide:以智慧型手機實現之簡易導盲系統」。
  13.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林榆軒、方佑豪、黃詩媛、秦和謙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05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佳作。作品名稱為「Crescendo- A Rhythm Game Using Wearable Inertial Sensors」。
  14. 指導研究生周威任、李依蓉、孫嘉豪、黃彥禎參加2016中華民國生物醫學工程創意競賽,獲得佳作。作品名稱為「結合腦機介面為基礎的專注力監測及虛擬實境回饋的互動式上肢中風復健系統」。
  15. 指導學生參加香港理工大學 2016 Cross-Strait Research Forum 程式競賽獲前四名 (第一名至第四名)
  16.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林冠宏、熊祖玲、王建湧、林雨萱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06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佳作。作品名稱為「Rehabilitation Gamification System– for Stroke Patients」。
  17.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杜奕萱、林于晴、紀雯齡、施雅馨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07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第一名。作品名稱為「Using Deep Learning in Ultrasound image of the 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 to Grade the Severity of Inflammation」。
  18.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杜奕萱、林于晴、紀雯齡、施雅馨參加「2019臺北醫學大學程式設計競賽」榮獲創新應用程式類優勝,競賽主題為「Using Deep Learning in Ultrasound Image of the 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 to Grade the Severity of Inflammation」。
  19. 指導學生團隊「uCare虛擬實境中醫智能復健理療輔助」入選109年度「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第一階段創新服務類補助團隊,可申請50萬元創業補助。
  20.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李翔振、紀雅筑、黃筱崴、何冠勳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08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第一名。作品名稱為「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Assessment System for Evaluating Suitable Range of Heel Height」。
  21.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蘇曼文、吳思妤、黃怡庭、康瓅尹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09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第一名。作品名稱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Mobile Application for Identifying Suitable Range of Heel Height」。
  22.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李翔振榮獲「109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研究創作獎」。
  23. 指導博士生李依蓉同學(國立臺北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博士班資工領域)通過科技部111年度補助博士生赴國外研究計畫,預計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執行研究計畫。
  24.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劉豈瑞、曾婉琁、王筱晴、謝阿可莎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10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第一名。作品名稱為「基於深度學習之久坐及多坐姿偵測智慧座椅系統」。
  25.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邱信瑋、溫佩旻、劉嘉蕎、萬逸涵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10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第二名。作品名稱為「基於深度學習之即時運動比對及指導的手機應用程式開發」。
  26. 指導研究生吳啟民、李依蓉、李旻軒參加「2022臺北醫學大學程式設計競賽」榮獲「人工智慧應用」組特優,競賽主題為「基於深度學習分析步態資料來預測BBS、TUG及SLS平衡量表分數」。
  27.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劉豈瑞、謝阿可莎參加「2022臺北醫學大學程式設計競賽」榮獲「人工智慧應用」組優勝,競賽主題為「基於深度學習之久坐及多坐姿偵測智慧座椅系統」。
  28.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邱信瑋、溫佩旻、劉嘉蕎、萬逸涵參加「2022臺北醫學大學程式設計競賽」榮獲「人工智慧應用」組優選,競賽主題為「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Deep Learning for Real-Time Sports Comparison and Guidance」。
  29. 指導研究生施宜均、李旻軒、李依蓉參加「2022第六屆全國醫學工程創意競賽」榮獲「新創組」佳作,競賽主題為「基於AI之上肢痙攣等級評估系統」。
  30.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劉豈瑞、謝阿可莎參加「2022第六屆全國醫學工程創意競賽」榮獲「大專組」佳作,競賽主題為「坐姿偵測智慧座椅物聯網系統」。
  31. 指導研究生施宜均、李旻軒、李依蓉參加「2022全國大專校院智慧創新暨跨域整合創作競賽」榮獲「數位永續科技」組第三名,競賽主題為「分析步態預測三種平衡量表分數」。
  32.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曾婉琁、王筱晴、謝阿可莎、劉豈瑞參加「2022全國大專校院智慧創新暨跨域整合創作競賽」榮獲「智慧機器」組佳作,競賽主題為「久坐及多坐姿偵測智慧座椅系統」。
  33.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邱信瑋、溫佩旻、萬逸涵、劉嘉蕎參加「2022全國大專校院智慧創新暨跨域整合創作競賽」榮獲「體感互動科技」組佳作,競賽主題為「Camove」。
  34. 指導研究生吳啟民參加「2022第十五屆崇越論文大賞」榮獲佳作。
  35. 指導研究生郭育綸參加「2022第十五屆崇越論文大賞」榮獲佳作。
  36. 指導高雄女中陳若雅同學參加2023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榮獲工程學科一等獎,並代表臺灣參加美國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會(ISEF)。
  37. 指導高雄女中陳若雅同學參加2023年美國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會(2023 ISEF)榮獲工程技術科二等獎,同時為臺灣代表隊最佳成績。
  38.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羅凱威、許軒輔、陳弘竣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11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佳作。作品名稱為「Development of a System for Monitoring Uric Acid Concentration with Near-Infrared Light Technology」。
  39.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林欣燕、邵郁晴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11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佳作。作品名稱為「基於多波段近紅外光的非侵入式血糖監控系統」。
  40.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林欣燕、邵郁晴、彭東駿參加「2023第七屆全國醫學工程創意競賽」榮獲「大專組」佳作,競賽主題為「基於深度學習的多波段近紅外光血糖量測系統」。
  41.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黃泓愛、陳怡茜、吳育瑄、陳彥蓁參加「第二十四屆旺宏金矽獎」榮獲「應用組」優勝,競賽主題為「基於雙層複合模型與物聯網針對聽力障礙族群之室內聲音視覺化系統」。
  42.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陳怡茜、吳育瑄、黃泓愛、陳彥蓁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12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第一名。作品名稱為「基於雙層複合模型與物聯網針對聽力障礙族群之室內聲音視覺化系統」。
  43. 指導研究生陳慧祐、施侑儒、林子豪參加「2024教育部智慧晶片系統應用創新專題實作競賽」榮獲「智慧健康類組」銅獎,競賽主題為「基於人工智慧之地形任務的長期步態平衡監控系統」。
  44. 指導研究生施宜均、林詳偉參加「2024第八屆全國醫學工程創意競賽」榮獲「新創組」佳作,競賽主題為「基於深度學習之自適應坐姿辨識系統」。
  45. 指導研究生顏岑宇、趙嘉璽參加「2024第八屆全國醫學工程創意競賽」榮獲「新創組」佳作,競賽主題為「AI時尚選鞋助手:高跟鞋高度智能推薦系統」。
  46. 指導研究生趙嘉璽、顏岑宇參加「2024第29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榮獲「資訊應用組(IP5)」第三名,競賽主題為「基於YOLOv8及領域適應技術之超薄晶圓膠層剝離速度評估系統」。
  47. 指導研究生許盛軒、施侑儒參加「2024第29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榮獲「資訊應用組(IP6)」第三名,競賽主題為「基於人工智慧之地形任務的長期步態平衡監控系統」。
  48. 指導學生團隊「有AI心的懶惰蟲」參加國立臺北大學新創產學發展中心舉辦「2025創新創業提案競賽」,獲得佳作。作品名稱為「心理健康探索GPT」。
  49.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柯亭妤、張裴凱、陳映瑋、曾子倫參加國立臺北大學資工系113學年度第2學期專題成果競賽,獲得第一名。作品名稱為「透過人工智慧結合近紅外光譜量化肌肉疲勞的可攜式即時感測系統」。
  50.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柯亭妤、張裴凱、陳映瑋、曾子倫參加參加「第十四屆全國大專院校AI智動化設備創作獎」榮獲佳作,競賽主題為「透過人工智慧結合近紅外光譜量化肌肉疲勞的可攜式即時感測系統」。
  51.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柯亭妤、張裴凱、陳映瑋、曾子倫參加參加「2025 跨域晶片設計應用創新專題實作競賽」榮獲佳作,競賽主題為「透過人工智慧結合近紅外光譜量化肌肉疲勞的可攜式即時感測系統」。
  52. 指導大學部專題生柯亭妤、張裴凱、陳映瑋、曾子倫參加參加「2025第30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榮獲「資訊應用組(IP10)」第三名,競賽主題為「透過人工智慧結合近紅外光譜量化肌肉疲勞的可攜式即時感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