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詮釋學 自序
賴賢宗

《儒家詮釋學》一書從「本體詮釋學」的角度,來重新闡明明末清初儒學 (劉蕺山、李二曲) 與現代新儒家哲學 (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成中英) 的體用論與心性論,追溯當代儒家哲學的問題來源,展開當代詮釋從而豐富其內涵,期待儒家哲學可以面對當代社會與文化的多重挑戰。
傳統儒家的體用論、心性論如何開出當代的致用之學?在多元性的社會文化之中,道德主體如何可以開放給生命存在與生活世界的全體大用,避免落入泛道德主義的主體獨斷論之中?此中的回應之道,例如在李二曲與熊十力那裡,他們從體用來討論心性,就已經呈現出極大的當代活力,此一活力在成中英等人所倡導的「本體詮釋學」之中,達到一個理論與實踐上的高峰,本書就此加以解明。
在以上思想主軸之外,本書也在新儒家心性論與體用論互相交涉的向度之中,討論朱子的心統性情與蕺山的心之性情的諍議,釐清新儒家哲學具有本質意義的一個討論。又,本書探討了成中英的本體詮釋學與易學體用論,從易學體用論的反思,重新來討論熊十力到成中英的易學詮釋發展以及儒佛會通的當代課題。
本書我採取本體詮釋學的進路,嘗試使儒家的心性論在當代社會之中能夠具有真正的開放性,建構儒學傳統在當代發揚光大的理論基礎。如此,不僅能夠使儒學在社會文化中具有跨界溝通意義的當代開展,同時也能克服全球化聲浪中的西方社會的文化危機和價值上的虛無主義。
我發揮成中英、海德格爾 (M. Heidegger)、貝克 (H. Beck)? 等人的「本體詮釋學」(Onto-Hermeneutics) 的詮釋角度對中國哲學當代詮釋進行闡釋。我除了《儒家詮釋學》一書之外,尚有《佛教詮釋學》、《道家詮釋學》與《意境美學與詮釋學》三書,除了延續中國哲學體用論、心性論、境界論等固有傳統,我也予以當代解釋,進行中國本體詮釋學的理論建構,並在當代的意義脈?之中發展相關的應用哲學。除了我自己的創發之外,更吸收了現代新儒家、日本京都學派、海德格爾、迦達默爾? (H. Gadamer) 等哲學家之中的本體詮釋學思想資源,從而在《儒家詮釋學》等書之中開展了儒、道、佛與中國美學的「中國詮釋學」之四個面向。
關於儒家哲學的本體詮釋學的基本定義與理論來源,我討論於此書的<成中英的本體詮釋學與易學體用論>和<台灣當代新儒家哲學之研究與本體詮釋>兩篇。對於本體詮釋學的基本定義與理論來源的其他主要的補充說明,可以參見我的《佛教詮釋學》一書。關於海德格爾與中國本體詮釋學的比較研究,可以參見我<本成 (Ereignis) 與有無玄同: 論海德格爾思想的「轉折」與老子的有無玄同>一文 (收於《道家詮釋學》一書)。讀者可以先閱讀這幾篇,當會對於儒家哲學的本體詮釋學的理論背景具有比較清晰的理解。
《儒家詮釋學》一書的<唐君毅論儒家的精神性之本體詮釋>一文顯示出唐君毅對於儒家哲學的本體詮釋學之巨大貢獻,以及他所揭示的儒家哲學與德意志觀念論、海德格爾的比較研究與跨文化溝通之重大意義。此書的<熊十力論性覺與性寂及體用哲學在儒佛會通上的涵義>一文探討了儒家哲學的本體詮釋學的觀點之中的儒佛會通。以上所揭示者,是當代新儒家哲學的研究比較被忽略而具有繼續研究的重大意義的課題。
又,此書的<易學體用論的反思: 論熊十力到成中英的易學詮釋發展與儒佛會通>、<李二曲的體用全學與其儒佛會通之涵義>、<朱子哲學論易體與心統性情的交涉及劉蕺山的心之性情說對此的批評>三篇不僅有各自標題所顯示的探討課題,也分別是對於現代、清代以及宋明理學之中對於儒家哲學之本體詮釋的理論建構之反省,可以從儒家哲學的本體詮釋學史的角度來加以閱讀。(2008年8 月14日寫於台北)

賴賢宗哲學宗教藝術雅集   丹道文化教育基金會   現代佛教學會  
臺北大學人文學院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