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
首頁 向上 書籍評論 電影評論 社會評論 文化評論 其他評論

I am Solo-Man. I like solo.

 

bullet

2004/06/29   末代武士(Last Samurai):生命因堅持而完美  New

bullet

2003/09/26   時時刻刻(The Hours

bullet

2003/05/24   擁抱艷陽天(Monster's Ball

bullet

2003/04/16   誰是真正的「英雄」 :張藝謀的失敗

bullet

2003/01/16   City of Angels」:你感覺到了嗎?

bullet

2002/10/29   愛是一往情深的沉淪:AI 人工智慧

bullet

2002/10/07   城市的迷惘:海上鋼琴師

bullet

2001/09/20   看生命的末路:綠色奇蹟

bullet

2001/07/08   了解(understanding)如觸電:男人百分百

bullet

2001/07/04    再看一次臥虎藏龍

bullet

2001/05/24    向你的心說出真相:心靈角落

bullet

2001/05/20    一部老片阿甘正傳再思

bullet

2001/05/09    十月的天空:我嚮往天空

bullet

2001/04/23    再談搶救雷恩大兵:意義與荒謬之間

bullet

2001/04/22    搶救雷恩大兵是一部反戰片嗎?

®

             末代武士(Last Samurai):生命因堅持而完美 2004/06/29  

        雖然這部電影對日本歷史的評價值得爭議。因為,它將武士描繪得如此壯麗和唯美,卻忽略了當時剝奪武士的特權(帶刀和姓氏),正是明治改革的重大成就,也使得日本大步邁向平等社會。然而,無庸置疑地,武士精神確實是塑造日本的「靈魂中的靈魂」。
        但什麼是武士精神呢?
        納森•歐格仁上尉所看見的,原本只是完全服從一套道德規範、並追求內心的寧靜。他以俘虜的身分走進了一個充滿紀律、專注、真誠和禮貌的封建村落,他第一次安然入睡和感覺神的存在,但這一切又如夢似幻,無法真正理解。
        很多人以為,所謂的武士精神,就是至死效忠主人,並在失敗的時候切腹自殺。
        但這些答案,對勝元來說,都太表面了。他用自己的體悟和犧牲,作了甚至是超越許多日本人的詮釋。
武士精神,就是用武士的那把刀,來表明追求某一志節與信念的無上堅持。它或者是去剷除擋在真理路上的敵人,即使被當作是叛變也勇往直前;它更應當在必要的時候自我了斷,藉以表明對於自己的志節和信念,無悔的選擇和委身

        並且,這種對志節和信念的堅持,必須貫穿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不斷地被強化和自我砥礪。「每吸一口氣、每喝一杯茶、每殺一個人,都能體悟人生。這就是武士精神。」
        武士精神絕對不只是不怕死。
生命的掙扎遠比死更艱難
        重要的不是「怎麼死」,而是「怎麼活」。
        勝元一語道出了歐格仁的夢魘:「你不怕死,但有時卻想死。」
生命的艱難,其實在於活──「活」在志節與信念和效忠與服從之間的掙扎。對勝元來說,天皇不聽他的勸諫,而自己又必須以人民為念;對歐格仁來說也是如此,自己必須服從卡斯特上校,但他卻殘暴自大。生命於是只剩下一條更艱難的路,就是以死來表明和堅持活的志節和信念
        從這個角度來看,武士精神絕不只是對主人的效忠。
       
武士的那把刀,代表的是一個決心
        一個死的決心,更是一個活的決心。
一個無畏於或生或死,都要邁向志節和信念的決心
。這才是武士真正的榮譽。
        勝元告訴歐格仁,「完美的櫻花,生命都會凋零。」但他一直想不出詩的最後一句該如何終結。然而,當他切腹以後、並看著陳屍遍野的弟兄,那一刻,他終於完成了──「這一切都完美」(They are all perfect)。
        這真是讓人動容的一幕。
生命因堅持而完美
        隨著勝元和武士們在砲彈和機關槍下一個個落馬倒地,徹底告示了偉大武士時代的終結。但電影卻要告訴我們,武士精神是不朽的,它震攝了每一個穿戴西式軍裝的士兵,並且用下跪的方式強烈表達了對武士的敬意。它還讓天皇放棄了與美國軍火的合約,似乎預示著在後續的日本歷史,武士精神將與明治維新──傳統與現代──緊密結合。
        這是否符合歷史事實?我存疑。而就算是事實,
在現代化與西潮、還有商業化的排山倒海之勢下,它又能持續多久呢
        大村作為一個政客,他有國際的視野、對西方的經驗與訓練,還有現代的治國和經營眼光,但卻沒有一點點武士精神中的自我犧牲,他汲汲營營的只是自肥。而當天皇否定和羞辱他的時候,他也完全沒有對志節與信念的堅持,他聰明地選擇沉默、恭順退去。
這不正是官場和現代人的普遍寫照嗎?在今天這樣一個功利和阿諛的時代,還有幾個人在至死的那一刻,仍堅持志節和信念的不容被貶抑和羞辱呢?
        傳統真的已經消逝了!
       
但它只能在小說和電影中,像史詩一般地被懷抱和追憶嗎
 

®

                           時時刻刻(The Hours) 2003/09/26

        很少看到這樣精緻的深度電影,在流水般的鋼琴配樂下,娓娓道來了三個女人的故事。它如此地讓我感覺溫暖和愉悅,所探討的主題卻是關於自殺的事情。她們前後各隔了幾十年,但都是不同化身的「戴洛維夫人」。她是很自信的女人,要開一個派對
。而就在小說情節裡的一天,作家吳爾芙濃縮了人的一生。
        派對是生活的高潮與喜悅,但曲終人散後,還是得面對孤寂與脆弱的時時刻刻。說穿了,派對就是為了掩飾這樣的孤寂與脆弱。
當下的時時刻刻,比什麼派對、盛宴和榮耀都更真實。理查作為一個詩人和作家,想要將「時時刻刻的一切感覺和味道」紀錄下來,但「怎麼試都無法將真實還原,只有無謂的驕傲和完全的愚蠢。」生命是一本難懂的小說,花十年寫完,也得花十年才讀完,裡面只有莫名奇妙。饑渴的只是鏡頭中一再出現的、十分突兀的親吻。但許多人顯然不明瞭、甚至還驚愕於這樣的舉措。它其實正意味著愛是終極的需要。
        雖然自殺總是令人們作嘔倒胃,但吳爾芙卻讓它成為熱愛生命的一種方式。她被丈夫問到「為什麼小說要有人死?」答案竟是「這樣才能讓其他人更珍惜生命」。而又什麼人會在她的小說裡面死呢?吳爾芙說,是詩人和先知。
        這真是夠犀利的挑戰。原來,
真正的詩人,還有,先知之所以為先知,並非在於他們洋溢的才華和遠大的洞見,而是他們不僅無懼於死亡,更勇敢地以選擇死亡來撞醒別人更珍惜生命、或是成全別人去實現生命。用片尾的話來說,「你要將生命看透。當你終於瞭解人生,就能真正地熱愛生命,然後才捨得放下。」
       
自殺,因此可以是像騎士般的英雄行徑
        吳爾芙和理查都選擇了作這樣的騎士。他們絲毫沒有委屈和怨尤,因為在苦痛的餘生歲月中,他們得到了堅貞的愛。故而,他們也願意用結束自己的生命 ── 這所剩的唯一方法 ── 來向對方付出愛。他們唱出甜蜜又悲壯的輓歌:
           
你給了我最大幸福,
          你已竭盡所能。
          沒有我,你就可以海闊天空,
          我一生的幸福都是你賦予的,
          體貼無以復加。
          我已一無所有,除了知道你對我的好。
          再沒有人像我們曾經擁有如此幸福。
          記住我們在一起的這些年,
          永遠不要遺忘,
          永遠記得我們的愛,
          永誌不忘
          生命中的時時刻刻。

        就在這一霎那,生命豁然開朗了,它不再是一本難懂的小說。
我們所要做的,只是讓愛填滿生命中的時時刻刻。你將不再逃避死亡,也不需要害怕派對過後的孤寂與脆弱。就像克勞麗莎所曾夢想的幸福,有一天起床,全世界充滿了可能。
  

®

                            擁抱艷陽天(Monster's Ball) 2003/05/24 

       
這部影片給我好深的溫暖感覺,導演的手法和拍攝技巧精緻細膩,黑人女主角荷莉貝瑞的演技更令人動容,絕對是一部值得推薦的經典之作。
        主角漢克以及兒子桑尼,都是喬治亞監獄中執行電殛死刑的官員。這實在不算什麼值得驕傲的行業,卻是傳承自漢克父親、代表著家族光榮的神聖公職。但桑尼在個性上的懦弱以及對黑人的同情,卻讓漢克強烈不滿,屢次威嚇警告,甚至拳腳相向,還要將桑尼趕出家門。桑尼在挫傷之餘竟當著祖父和漢克的面舉槍自盡。
        這已經是這個家族第二次的悲劇。桑尼的母親同樣是自殺,而在漢克父親的眼中,她和桑尼一樣都懦弱無能。
這樣的自殺不是因為遭逢變故、久病厭世或生計走投無路,而只是因為環境無法接納自己的軟弱。這不正是許多人的光景嗎?只因為一己的軟弱不被社會接納而選擇了自我放棄。我們或許不一定會自殺,卻至少經常選擇逃避。
        但深一層追究,
人的軟弱何罪之有?恐怕環境中的傲慢與偏見才是罪魁禍首。桑尼不過是心軟,受不了電殛死刑犯的殘酷,不過是因為缺乏經驗而處事生嫩,也不過是與鄰近的黑人小孩為朋友,卻被一個自以為義的、傲慢與偏見的 家庭所責難與否定。
        導演高明地以一把環扣和大鎖,暗諷漢克和父親居住的房子才是一所真正的監獄。它牢籠的是內在真實的自我,捆鎖的是應該奔放自在的人心,它將愛和接納排除在屋外,充斥的是另一所「喬治亞監獄」的灰暗和冷漠
。可笑的是,這家人對於性事,竟也枯燥乏味得讓人倒盡胃口,既沒有面對面的愛撫激情,更沒有任何想像和熱力。
        蒂沙是另一個在傲慢與偏見下的犧牲者。她的丈夫因為聘請不起律師而被電殛死刑,她的孩子被汽車撞死卻莫名伸冤,她自己也因為積欠房租而被驅逐家門,她可以說在白人世界中歷經滄桑、滿腹委屈、又山窮水盡。只能一再地向漢克哭訴,「黑人在美國不能太胖」!
       
桑尼的自殺像是一次死諫,讓漢克在自責與懊悔中自我潰堤。導演很象徵地用漢克在召妓時的性無能,強烈說明了他再也無法堅挺既有的傲慢與偏見。他在沒有事先告知父親的情況下辭掉了獄吏的工作,脫下那一身曾經是家族光榮的制服。而隨著蒂莎的出現,漢克竟接納並愛上了她。這真是無法想像的鉅大轉變,原本 被歧視的對象竟然帶來前所未有的真正溫暖
        漢克一個最具關鍵性的行動,是將父親從家裡搬遷到安養院去。
這象徵著徹底對父親的反叛,將供奉著傲慢與偏見的「神主牌」從家中挪除。他的父親莫可奈何地抗議,說不願終老於此;而漢克的回答竟然也是自己不願終老於此。從這裡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這部電影的片名是「Monster's   Ball」?
它是英國用語,指被判死刑的人在世的最後一天。從表面上來看,這是在描述喬治亞監獄的死囚在行刑前如何度過末日,但事實上,
它表達了漢克的新自覺,即傲慢與偏見正是另一種死刑,他並不願意在這樣的人性監獄中度過餘生。他重新粉刷佈置了房子,打開深鎖的桑尼房間,迎接著蒂莎的到來,讓愛和接納進駐屋內。
       
蒂莎像極了灰姑娘,她堅毅卻充滿挫敗地掙扎在這些白人所帶給自己的悲慘境遇,她完全走投無路,但一份真正的愛與接納卻如同恩典般地臨到自己身上。漢克邀請蒂莎一同坐在家門前的台階上,她手緊握著丈夫被處決前留下的畫作,這其中有多少的辛酸、冤屈和憤怒,但她也看著不遠處的小墓園,知道白人世界的傲慢與偏見和自己所有的悲劇都將如昨日黃花,她眺望天空,傾聽著漢克的話,知道屬於她倆的未來將會無盡美好。
     

®

                        誰是真正的英雄」 :張藝謀的失敗 2003/04/16  

        隨著好幾個大獎的落幕,張藝謀的「英雄」也落幕了。我絕對不是根據獲獎與否來評斷一部片子,但「英雄」確有可討論之處。只是我並不同意坊間和網路上流傳的那些冷嘲熱諷,說什麼他抄襲模仿、劇情不合理、又不顧地心引力;我更為張藝謀抱屈的是所謂「政治正確」的指摘,這真是對一個藝術家最大的汙辱。平心而論,「英雄」絕對是一部佳作,尤其在美學經營上算是顛峰,雖然有時唯美得給人一種誇張的感覺,但整部片子原本不就是假借刺秦王一事而杜撰的超現實虛構嗎?
        「英雄」一片真正的可議之處,其實是它所呈現的英雄觀。試問,怎樣才算是「英雄」?在這部片子裡,梁朝偉、張曼玉、李連杰,以至於章子怡在在都流露了作為英雄的氣質、勇敢、行徑和本領,但到了最後,他們都為天下和大我直接或間接而死了。似乎在張藝謀的詮釋下,
他們原本都還不夠英雄、或只是狹隘意義下的英雄,直到為了天下和大我而死去,才是英雄與否的真正考驗。甚至秦始皇,為了鞏固軍令如山、國法不容打折扣的威權而犧牲李連杰時, 也才證明了真正的英雄氣概。
        許多人從這指摘張藝謀拍了一部統派意識形態的電影,
但我寧可從文化比較的角度來評論,它徹底是一種悖於西方主流文化的封建式的、儒家式的英雄觀。張藝謀的問題在於,他跳脫不出儒家的天下框框,倒不是什麼替中共代言。
        早從西周封建制度開始,中國就構築了一種以氏族為核心的群體主義。相對於此,純粹的個體主義是無法形成的。
氏族共同體賦予了個體全部的存在意義,個體也必須懂得為群體而犧牲。到了秦漢大一統以後,氏族共同體更直接擴及到了天下和國家,小我相對於大我的微不足道,就如同「皮之不存,毛將附焉」一般的天經地義 。
        但在西方,固然也存在著柏拉圖、霍布斯和黑格爾,乃至於法西斯主義之類的集體主義,但讓我們看看十九世紀中葉卡萊爾所寫的《英雄與英雄崇拜》,
他將穆罕默德看成是作為先知的英雄;將但丁和莎士比亞當成詩人的英雄;將馬丁路德和諾克斯當成教士的英雄;將約翰生和盧梭當成文學家的英雄;將克倫威爾和拿破崙當成是作為王的英雄。這其中完全沒有為統一和天下而犧牲小我的例子。
        這中間的差異主要是個體主義在西方文化中的優位性。張藝謀渴望「英雄」一片在西方的影展中被肯定,卻沒有認識到在西方人眼中,
真正的英雄典範是特立獨行、固執於自我認知與理念的唐吉訶德;是易卜生筆下以一人獨立對抗全體的國民公敵;是即使出賣靈魂也要探求真相的浮士德;是勇敢堅持愛情至上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更是寧願與全世界決裂也不願得罪上帝的馬丁路德
        對中國人來說,這種想法是難以理解的,張藝謀竟也未能對比出來。讓我說得再明白一點,
傳統以來,父母才是中國社會的英雄,而君王則被比擬為父母。他們以大家長的身分不僅承擔著家族的興衰和延續,也因為是祖先的化身,象徵著宗族全部歷史的人格化象徵。家族與天下作為大我,既是如此地崇高,自然就形成了中國人「孝的宗教」。為了它們,再怎麼任勞任怨和犧牲奉獻、甚至壯烈捐軀都是理所當然、甚至應該甘之如飴的。
        但在西方,耶穌卻說,你們愛我若不超過愛你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就不配做我的門徒。
這不是對大我的否定,而是強烈地堅持另一個比家族和天下更高貴超越的大我──上帝。但弔詭的是,正由於此,西方反而發展出了貶抑家族和天下之優位性的個體主義
        我們千萬不要誤會,簡單地以為西方就是反對小我為大我犧牲,而只要是以個體對抗群體就是英雄。事實上,
它是要求你先搞清楚誰才是真正的大我。家族與天下呢?抑或是自己所信仰的上帝?而從這裡也顯示出,西方真正的英雄也絕非奠基於自私的個體主義,純粹只是為了突顯自己而與大我對抗。
        正確來說,
英雄是從上帝那裡領受了自由的權力和正義火焰的使者。英雄是秉持著偉大的信念去反抗錯誤和邪惡、撕開統治者偽善面具的勇士,即使他只是個市井的小人物。英雄是來自於上帝的召喚,而他的行動也如同上帝一樣 正直和慈愛的僕人
        難怪「英雄」一片在西方的影展中得不到獎項,因為,
天下與大一統在西方的文明價值中是 末流,張藝謀卻拿來當作英雄。張藝謀的遺憾是沒有能看見自己身陷中國傳統的泥沼,卻想進軍好萊塢和歐洲的人文藝術世界。
 

®

                           City of Angels︰你感覺到了嗎? 2003/01/16

        「天使之城」這部影片的中文譯名,為了聳動賣座,莫名奇妙地被翻成「X情人」,結果讓人低估了其中的深度。它其實觸動了我內在的神經,引發了我久經埋藏的對身體和感覺的種種「反柏拉圖」的潛意識。
        天使和人類的不同,主要在於他們沒有血肉之軀,因此沒有痛楚,不會疲倦,更可以自由穿越時空,也沒有死亡。而人類則因有血肉之軀,不僅帶來痛楚和疲倦等等的感覺,也因此被侷限在時空中,更帶來了死亡。
        從這樣一個比較來看,
天使似乎是值得羨慕的。作為「人」的遺憾和無奈,就是短暫。再美好的一切,只有當存在的片刻去感覺它,並無法予以存留。就好像塞斯和瑪姬的甜蜜愛情,當死亡來臨時,也只能眼睜睜地任其消逝。又好像瑪姬在為貝斯動手術時,她雖然沒有作錯任何一步,生命還是溜走了。生命屬於另一股更巨大的力量,只能在血肉之軀尚有作用的時候去把握它。當塞斯責問天使,為什麼上帝要奪走瑪姬?天使回答得好,他說這就是「人」生。人生的最根本特質,就是因為短暫而有生離死別。
        然而,
若果沒有了感覺,擁抱撫摸、親吻和作愛是什麼?兩塊木頭莫名的摩擦?若果沒有了感覺,清香、美味和妙樂,乃至於視、聽、言、動又是什麼?原來,正是透過了血肉,它們才真正鮮活存在、並且有了意義
        為此,
麥希傑和塞斯都寧可從天上墜落,帶著滿身鮮血,成為人。他們的代價是付出永恆,並且面對因短暫而有的生離死別;但卻因飽嘗溫暖、快感和滿足的真實感覺而不後悔。這其中並沒有所謂的優劣或對錯,而只是自由意志的選擇 ── 選擇沒有感覺的永恆,或是選擇充滿感覺的短暫
       
感覺必須短暫,沒有短暫就無法形成感覺這不是難懂的奧秘,就好像對身體永不間歇的刺激終將導致感覺的麻木。反過來,永恆因此就容不下感覺,而沒有感覺其實是另一種永刑和另一種意義的死亡。
        在看過這部片子以前,我從來沒有對身體的感覺有這樣正面的肯定!
相對於理性、靈魂以及內在的涵養和氣質,我總是有意或無意地予以忽略、甚至輕視。當它只不過是臭皮囊和終將腐朽脫去的外殼。如今卻發現,它竟然緊 密維繫著生命中所有的豐富或貧乏。
        自古以來,歷史中就有一股用理性和規條摧毀感覺的力量。誠然,
褪去了軀殼,是一種解脫,但生命的美好還剩下什麼對大德和高僧,對修士和哲學家,對一切 熱衷於以永恆換取今生的人,感覺是什麼?它為什麼不是上帝的珍貴禮物?
        我「感覺」自己正從柏拉圖中掙脫。
我輕輕撫觸著 感官和肌膚,然後告訴自己,有什麼比這更真實?感覺怎麼可以不敏銳?又怎麼可以隨意棄置,不理會它的反應痛苦和短暫從這裡來,意義和美好也從這裡來。但遺憾的是,即使後現代的感官文化發達,許多人身體的感覺仍然已經死亡,只有麻木和冷漠
        天使的樂趣是什麼?我不知道。但至少現在,我懂得作為「人」的樂趣──
就是除了理性的超越以外,敏銳地用身體的感覺去品嚐和享受一切的真實。從人被創造的那一瞬間,不就是在上帝眼中看為美好嗎?
  

®

                     愛是一往情深的沉淪:「AI 人工智慧」 2002/10/29

       
史蒂芬史匹柏在這部影片中展現了他一貫的想像和創造力,情節感人至深,溫馨而又諷刺。在科技的突飛猛進下,幾乎可以確定,機器人或是我們手邊的電腦,將在未來社會成為人類重要的伴侶。但無論它多麼維妙維肖,仍然只是機器。長久以來,科技產品與人的區別所在,普遍地認為主要就是它沒有愛。儘管電腦可以準確地描述愛的感覺,說那是興奮、發熱、呼吸急促或是心跳加速;甚至就像是片中的「機器情人」喬,他可以完全暸解和陪伴女人,提供體貼的照顧和服務,並且在床上製造出一波又一波的性高潮,但仍然沒有愛。
        大衛卻是個破天荒、第一個有愛的機器小孩。它因為愛而忌妒,因為愛而想要佔有,它更因為愛而千里迢迢地追尋,企盼自己能夠像童話故事中的小木偶一樣,也被藍仙女變成真人。為此,大衛來到了「世界的盡頭和雄獅流淚的地方」。它一度因為愛的渴望破滅而投海自殺,竟意外地在海底的廢墟中找到了藍仙女。雖然那只是一尊殘破的雕像,大衛卻完全相信地、情辭墾切向它祈禱,渴望著自己因變成真人而得到媽咪的愛。大衛一次又一次地祈求和等待,但身上的能源卻逐漸耗盡。結果,
這份對愛的追尋、渴求和熱望,都深深埋藏在海底那黑暗的冰封裡,並且,時光就這樣漫漫度過了兩千年。
       
這真是愛的悲劇,卻也是愛的偉大;是愛的終曲,也是愛的永恆;是愛的枯萎凋落,也是愛的永不止息。
        愛就是一往情深地沉淪

        即使歷經了兩千年的長夜,當大衛因著外星人的到來而復甦時,它竟仍堅定而執著地渴求和熱望那一份愛。最後,
大衛雖只能享有僅僅是一天的被愛,但它卻說那樣的「一天」就是永恆。這是從機器人身上說出來的一句最不符合機器的話!是的,這是一句傻話。人只有在經歷過愛就是一往情深的沉淪,才會有這樣一句如夢似幻的傻話
        原來,
被愛就是永恆
        物質的悲哀在於,即使它達到了顛峰,仍只是工具。甚至它以人工智慧而擁有愛的能力,也是為了提昇服務品質。無論它如何取悅和滿足你,
都得不到被當作擁有主體位格的愛。就好像影片中的大衛,是一個永遠無法改變的「它者」。至終都不可能以第一人稱的身分位格,展開  M .  Buber 所說的
那種「我與你」(I and Thou)的互為主體的關係

        相對於物質的悲哀,人的高貴在於不必付出任何代價就擁有被愛的「身分資格」。這是上帝在造物時給予人類的極大恩寵。然而在現實的人生中,許多人的命運卻很像大衛。渴求和熱望著被愛,卻尋尋覓覓總是得不到。他們更經常被當作是用來提昇效能、獲取利潤或是滿足某些人慾望的工具。
這是一個互相利用的支配社會,我們的際遇並不比大衛好到那裡
        我們雖然與生俱來就擁有愛的能力,卻像影片中所有的人類一樣,總是選擇殘暴和自私。我們明智地避免為愛而一往情深地沉淪。
我們只是客觀地談論和分析愛,甚至技巧地交易和操弄愛

        這正是影片中最大的控訴──即使是愛都根本被工具化。人類為自己的利益和需要而拿它來交易和操弄。
大衛為愛而一往情深地沉淪,但如此高貴的情操,竟然只是被製造來為人類提供更貼心的服務。人類對大衛並沒有責任給予對等之愛的回應,只是將它當作替代和滿足的工具。而當我們不再需要大衛的時候,就可以將它遺棄或銷毀。
        然而,
愛不容交易和操弄,愛要求責任和回應。這就好像《聖經》中的上帝,祂創造了能愛祂的人類,而祂也為愛而一往情深地沉淪,差遣自己的獨生愛子犧牲在十字架上。
        在這樣一個萬物皆可交易、工具理性發達的時代,人類作得到嗎?套用康德( Kant)的語辭來說,讓我們將彼此當作是「目的」來寵愛,並為此而一往情深地沉淪。這一點也不像言情小說中的浪漫,更是對浪漫的殺手。它只是對人道尊嚴的嚴肅回應。
     

®

               城市的迷惘: 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 2002/10/07  

        「海上鋼琴師」,從表面上看,只是透過一個喇叭手訴說一個頂尖拔萃的鋼琴家終其一生在船上的故事。它似乎在追憶、也在傳達彼此之間那份真摯的友誼。但它其實更是在控訴──相對於一望無際的海洋,城市竟然讓人更覺沒有止盡、迷惘、孤單和徬徨。因此在片尾,海上鋼琴師寧可與那艘老舊的船一同被爆破拆解,也不願意走下陸地,讓自己陷入另一種更悲慘的、在精神上的死亡
          海上鋼琴師從出生就被丟棄在船上,他的名字竟然是「丹尼柏曼TD檸
檬1900」。這奇怪彆扭的名字,其實意味著他沒有身分,也找不到自我的根源。他沒有親人、房子,甚至也沒有女人。他一輩子在不同的港口間航行。
他象徵的就是漂泊,迷惘在海洋中的孤單遊魂
        但他卻擁有高超的琴藝和敏銳的心思,而這就成了他的生命全部。雖然他贏得了許多掌聲,並聲名遠播,卻壓根沒想過要藉由琴藝來出名和賺錢。對他來說,
琴鍵只是用來演奏自己的哲學和生活方式,只是在向有夢想的聽眾述說好故事。就好像劇中迷人的一幕,海上鋼琴師在朋友的一再鼓動與安排下,終於答應要灌錄唱片了。但是,讓他彈奏出絕妙至美旋律的,卻是無意間出現在窗外的那位美麗佳人。事實上,貫穿在整部影片中的就是那句一再出現的話,「精神不死,只要有好故事與聽眾。」
        對於自己的一無所有,海上鋼琴師曾經試圖改變。他可以下船,走入紐約,買棟房子、娶個女人,並開創一番如日中天的琴藝事業。但他卻停留在階梯中,走不下去。
因為,「綿延的城市看不到盡頭」。「不是眼前的景物阻止我,而是沒看見的景物。」他說,琴鍵因為有限,創造出無限的音樂;但城市的空間和生活,卻有如「上千萬個琴鍵,沒有止盡。」而「若琴鍵無止盡,就彈不出旋律。」「天啊!看那些街道,成千上萬,你如何取捨?如何選擇出一個女人,一棟房子,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一種死法,充滿太多變數的無止無盡。你難道不怕崩潰?漫無邊際的空間。」「陸地?是一艘太大的船,太美的女人,太長的旅程,太濃的香水,是我創造不出的旋律。」
       
這真是淋厲盡致的控訴。城市的沒有盡頭,來自於沒有規則。住在裡面的人們有成千上萬的方式來追求成千上萬的目標──萬頭鑽動,各顯神通。這就好像沒有樂理,當然也就沒有旋律。城市的沒有盡頭,也來自於沒有節制。慾望大口地滿足,需求大量地湧現。走不完的街道,看不盡的商品,聽不完的聲音。結果,城市生活變成比海洋讓人更迷惘、比棄嬰更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也更孤單、沒有親人。
        作為一個漂泊於海洋的棄嬰,
海上鋼琴師雖然一無所有,但至少擁有生命的曲調和旋律,他更可以透過鋼琴向每一個帶著夢想的旅客聽眾述說好故事。從這裡,他感覺自己是活的。事實上,正因為海洋的隔絕,海上鋼琴師才得以保有那一份沒有被城市污染的從容優雅、以及超越功利主義的美感追求。
       
城市裡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生命的曲調和旋律。城市裡有繁榮和熱鬧,但在這一切的背後,精神已死,沒有好故事與聽眾
    

®

                  看生命末路︰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 2001/09/30

        故事發生在一座死囚監獄。真難以想像!應該是一個陰森、醜陋和令人顫慄的地方,但在片中所呈現的,竟是如此地溫馨、充滿了人性光輝。
        片中的警衛不僅看管死囚,更要擔任劊子手,執行死刑。想像中,他們應該是殘忍而冷血的。但事實上,這樣的工作反而強烈挑戰他們去面對生命的尊嚴。雖然那些死囚都是殘害生命的惡人,但這群警衛仍用敬畏生命的態度,來對待死囚的末路。他們貼心地照顧,並處處為死囚們的情緒和尊嚴設想,他們不僅違背了行政官僚那種「impersonal」(既無熱情、亦無恨意)的要求,甚至還嚴重違背了法律規範,為了只是對生命的尊重和愛護。這群獄中的警衛,讓人看了好像是安寧病房裡的一群天使
        但年輕新進的警衛波希卻是個強烈對比。他輕蔑這些死囚、不時地嘲虐和惡待他們,他更大的樂趣,是看這些死囚坐在電椅上被處死的景況。他跟片中那位變態的殺人狂沃頓其實是一樣的,
都以看到別人生命的窘困和殘破為樂。在我們週遭的現實社會中,這樣的人其實是不少的。他們心中沒有憐憫,喜歡定別人的罪,數落他人的不是,並以此襯托出自己的皎潔明亮
        片中技巧地以對待一隻小老鼠的不同態度,對比出了這樣的差異。小老鼠被暱稱為「叮噹」,
牠代表著微不足道的弱小生命。除了波希和沃頓外,牠在獄中是受到大家寵愛和保護的,並且在波希踩死叮噹後,約翰考菲這個長相最彪悍嚇人、受到冤屈的死囚,還用超能力挽救了牠。
        波希好幾次在危機時候不知所措,甚至屁滾尿流。但他選擇的卻是
以傲慢來掩飾自己的懦弱、以欺凌弱小來證明自己的強大。雖然他穿著的是代表正義與力量的警察制服,但他其實才是真正的壞人。到了片尾,我們終於看見了,波希的終曲是悲愴的。他既不尊重生命,他的生命也就不受到尊重。他住進了當初沃頓住的那間精神病院,甚至同樣一個房間。片子似乎在告訴我們,波希與那個瘋狂變態的沃頓其實是同一個人──同一個生命本質,也同一個生命結局。至此,我深深感受到,這部片子對社會傲慢的控訴是強烈到極點的
        「終曲」是這部片子的一個主題。按照英文的片名,應該譯成是「綠色末路」。它原本是形容死牢。那裡的地板是暗黃綠色的。死囚在此經過短暫等待後,將坐上「老火花」的電椅,走完最後一程。因此,
「末路」在此所指的就是死亡的終曲。
       
波希因為沒有憐憫和自義,他的終曲是傲慢而悲愴的。殺人魔沃頓的終曲是變態、瘋狂而不知悔改的。但終曲卻也可以是溫馨而有尊嚴的,像警衛們為死囚所刻意經營的那樣。我們大多數的人都亟於逃避終曲,但約翰考菲的終曲卻是正直的,充滿了愛心和對天堂的期待。而湯姆漢克所飾演的這個主角艾吉康,因為承繼了約翰考菲的超能力而得以長壽,但可貴的是,他的終曲卻是以期待之心來迎接死亡結局的
       
終曲是生命中無可避免的,但即使是如死牢這般的末路,都可以選擇讓終曲溫馨、充滿人性的光輝。        
    

®

               了解(understanding)如觸電:「男人百分百」2001/07/08

       
「男人百分百」看似一部喜劇,但在表現形式與文化上的創意,卻喻象十足,發人深省。
       
男主角因母親是酒家女而成長於女人堆中,也因此成為一個大男人沙文主義者。他對於女人的了解,只曉得上床。但是他所任職的廣告公司,卻因為要開發龐大的女性市場,而聘來了一位極為優秀的女性擔任創意總監。在這位女主管的壓力下。男主角不得已只好開始去了解女性。
        片中極為諷刺地讓男主角試用女性用品。
其中的尷尬與笑果,實在深深地打擊了所有的男性觀眾。因為,它徹底暴露出了男人壓根兒沒有興趣想要了解女人的生活世界。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與工具。

        但戲劇化的一面開始了,男主角在試用產品的過程中不小心觸電了 ,醒來後竟然具有了一項超能力,就是可以聽到每一個女人內心的聲音。雖然他不知所措,但就在這樣一種強迫學習下,他終於開始了解了女人的心聲。他聽到女兒的埋怨和對他的不滿,他也聽到了女同事心裡對他的評論但就因為這樣的超能力,使得週遭的每個女人都愛死他了。即使是做愛,也讓女人喜歡到了心窩裡。當然,他也因而改善了與女兒的關係。更重要的是,他聆聽到了那位優秀女主管所有隱藏在心裡的高明創意,使得他在業務上創造佳績,爭取到了耐吉的廣告。女主管原本對他有成見,如今卻發現,他的所言所行是那樣地打中她的心坎,不知不覺竟愛上他了。
      
 戲劇化的一面又再度出現。男主角無意中聆聽到了一位女同事想要自殺的念頭,於是專程跑去救她。竟在途中遇上一次電線走火,結果他的超能力又消失了。但是此刻,他已經不再需要超能力了。因為他已經深知自己的錯誤,學會了用真誠的心去傾聽。「強迫學習」 ,此刻對他已經是多餘的了。
        最感人的一幕是在片尾,他告訴了女主管真相,坦承自己其實一直在竊取她的創意,他覺得自己很可恥,所有對公司的功勞應該都歸屬於她。他並且告白說,當自己一再地聽見她內心的聲音時,竟然發現她是那樣的沒有心機、可敬、聰明,是那樣的好,以至於他深深受到感動並愛上她了。
        這一幕是令我為之動容的。
原來,傾聽別人內心的聲音,不僅可以透過了解而幫助別人、透過了解而解決問題,竟然還可以透過了解而看到另一個值得讓你愛、讓你敬仰的生命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即透過了解而發現一個生命的醜陋與不可愛。這值得我們警惕。
我們經得起別人的透視和讀心術嗎?穿過了我們外表的偽裝、甜蜜和道德的口舌,我們裡面剩下來的是什麼呢?
       
讀別人的心,需要讀心術;但是讀自己的心,卻不需要。它所需要的是從對別人的了解中自我對照。在這部片子中,男主角就是經由對女主管了解後的自我對照,看見了自己原本的齷齪與可恥,帶來了自我生命的一次重大突破。

        這部片子,不僅應該給男人看,也要給所有的人看。
許多人以為,了解只是知道某一個事實或真相而已!就好像考試的時候知道某一題的答案他們其實沒有真正體會,「了解」在生命中對別人以及對自己所具有的震撼力量。
       
在片子的男主角是藉著超能力「強迫學習」,而我們這些觀眾卻是被感動學習。從這部片子帶著喜劇趣味的呈現形式,我不能不佩服老美西方文明的內涵,它總是讓我刮目相看。
            

®

                               再看一次「臥虎藏龍」 2001/07/04  

       
通常一部電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尤其是一部好片子。
        前日再看了一遍「臥虎藏龍」,劇中人物無論是李慕白、俞秀蓮、玉嬌龍或是碧眼狐狸,角色的經營刻劃都相當成功,令人欣賞。
        片中的李慕白可以說正是「武俠」的最高境界。他不僅劍藝超絕,而且人格志節高尚偉大。更重要的是,這兩者又互為表裡、彼此依存。作為一個「武俠」的典範,李慕白不僅讓人印象深刻,甚至讓人嚮往。在全片中,
他充分表達了武俠生命最高的境界,那既不是技藝超群、甚至不是修道到空無的境界,而是對生命的愛,就是對玉嬌龍這個背逆生命的愛,還有對秀蓮的愛所以在片尾,他不願意保留最後一口真氣,寧可要說出對秀蓮的愛。或許這一刻,慕白真正悟道了,也是生命最高的自我實現。
        但是,這部片子的另一面卻又是悲劇的。因為慕白終究是無法與秀蓮共結連理,實現他心中最大的願望。而這好像是在說,在現實的衝突世界中,一個真正的生命典範,最後恐怕是連自己最渴望的愛、甚至自己的性命,都是必須犧牲的。
生命典範注定了最後就是要犧牲。或者,應該這樣說,生命典範的本質就是犧牲
       
碧眼狐狸雖然只是配角,但也隱含了深刻意義。她代表的就是陰毒。注意喔!不僅毒,而且陰。她曾經以女人的魅力進入了慕白師父的內室,殺了他,又偷取了武功密笈。她無惡不作,又教壞了玉嬌龍。但是,碧眼狐狸在死前問了一句千古懸疑的問題,什麼是「毒」?「一個八歲的孩子就已經有心機」,欺騙師父,刻意隱藏了武功絕學。原來,最毒的人竟是八歲的玉嬌龍。片子在此對人性的醜陋,給予了一個非常不儒家、反而很接近西方基督教(譬如奧古斯丁)的判斷
       
在片中,玉嬌龍確實也呈現為一個最毒的人。她任性撒野又自我中心,她偷竊寶劍,又背叛了曾經相愛又相約的小虎,她也辜負了秀蓮姊姊的苦心善意,並且還傷了她。而在片中,李慕白的使命就在於收她為徒,教育和感化這樣一個最毒的人。最後當慕白中了毒針,性命危在旦夕時,許多觀眾的心中可能在問,
李慕白的犧牲值得嗎?而到了片尾,玉嬌龍真的悔改了嗎?或許我們應該這樣說,慕白的死表明了一個歷史真相, 即悔改總是得有人犧牲。犧牲固然是悲劇,更是偉大,也是生命的最高實現
       
再來看看秀蓮這個角色,經營得也實在成功。她對慕白的溫柔與摯愛,在表情舉止中流露無餘,讓人覺得感動,也更加綻放了她的美。在我們
現代人看來,她與慕白的愛情是過於含蓄的,因而讓人感到遺憾。而確實也是如此,慕白在死前才完整說出那份愛。
   
現代人講究的是愛情至上。如今在片子裡,愛情卻犧牲了。這一點恐怕會讓很多觀眾感到遺憾。更因此會覺得,慕白為了救玉嬌龍這麼一個最毒的人而犧牲,實在是太不值得了。
       
這種矛盾在秀蓮心裡掙扎得最厲害。她其實是希望慕白不要去管玉嬌龍的事。即使此刻終於找到了仇人碧眼狐狸,以慕白的武功,絕對可以輕鬆報仇了事,然後退隱跟秀蓮在一起,「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然而,秀蓮的溫柔與摯愛,卻驅使她一直配合著慕白想要教育和感化玉嬌龍的心願。甚至,秀蓮還為此受到了傷害。最後,當慕白為了救玉嬌龍而死的時候,秀蓮心裡是多麼強烈的不捨又不甘。但她架在玉嬌龍脖子上的劍還是很快放了下來。她還是配合著慕白的心願去幫助玉嬌龍。
        或許,透過這一部片子,
秀蓮代表著女人的典範,她們為愛情而溫順、美麗;而慕白代表著男人的典範,他們為生命情操而奮鬥、犧牲。而人,無論是男或女,最高的自我實現,總是在受著愛與生命情操的召喚與支配。
        這真是一部經得起深思的好片子。實至名歸。

    

®

                  向你的心說出真相︰心靈角落(magnolia) 2001/05/24

       
這實在是一部有夠深度的對人性反省的片子。它將如暮鼓晨鐘一般地在觀眾的心底迴盪不已!它同時交錯著好幾個不同的故事,卻技巧高明地表達出,在這人生世界的複雜與多樣中,背後蘊含著一個共同的生命邏輯,就是生命終將伴隨著許多的痛苦與悔恨,而在痛苦與悔恨中,改變與寬恕是唯一的路
       
這部影片寫實地描述了在不同領域與事件中人性的醜陋。可以說,人終其一生在追逐自我中心的滿足下,淹沒在遺棄、背叛、謊言與傲慢的漩渦裡面,而不願自拔。我們渴望愛,卻吝於給出真愛;我們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然而終有一天,生命會走到盡頭,它或許是罹患絕症、也或許是挫敗或功成名就之際,而人也在此備嚐一生的苦果。雖然許多人得到了所想要的感官、物質與聲名的滿足,代價卻是無盡的痛苦與悔恨。
        就這部影片的前三分之二來說,是極其沉重與灰色的。尤其是那一首由各個故事的主角人物共同在心底唱出來的歌,將那樣一份痛苦與悔恨的哀愁宣洩得淋漓盡致。

            你想得到愛,故事有了起頭。

           
你得到想要的,你卻無法承受
           
如今發覺痛苦無法停止,痛苦不會停止,
            痛苦不會消失,除非你覺悟了。

           
你以為有解藥,終於找到了寄託;
            你以為一杯酒,能減輕內心痛苦

            但痛苦無法停止,痛苦不會停止,
            痛苦不會消失,除非你覺悟了。
            償還感情債,死時了無憾。
            因為痛苦無法停止,痛苦不會停止,

           
痛苦不會消失,除非你面對它。
            痛苦不會停止,除非你覺悟。
            痛苦不會消失,不要再掙扎


       
這正是許多人內心的吶喊。我們以為有解藥和酒精,但痛苦與悔恨仍像蟲子一般地日夜啃噬。唯一的出路,只有覺悟與面對:到底我是誰?我這一生作了什麼?又我在內心深處所真正渴望的究竟是什麼?
       
生命最大的悲劇不是醜陋與軟弱,而是總帶著面具,隱藏著自己的醜陋與軟弱。生命的本質是無須隱藏的,但人的心中卻始終有一個「畏縮卻又倔強」的小孩。就如尼布爾( R.  Niebuhr )所說的,「人被他的偉大所出賣而隱藏他的軟弱。人被試探以他的能力去獲得安全而否認他的不安……人被試探以他的知識否認他的無知。
       
其實,人最關鍵要作的,只是「向你的心說出真相」。這是我看過這部影片後,縈繞在我腦海裡最重要的一句話。

         
向你的心說出真相
             
不要以為還有時日,
              而你可以繼續隱瞞!

         
向你的心說出真相
             
生命總要走到盡頭,
              而你卻將悔恨連連?
          傷害無法挽回,
          痛苦不會消失。

         
除非你覺悟,
              向你的心說出真相

         
在你的怨恨裡,
              有對愛最深的渴望。
          在你的滿足中,
              藏裹著虛空與挫傷。

         
向你的心說出真相
         
承認只有改變與寬恕
              是唯一的路。

    

®

                                一部老片「阿甘正傳」再思 2001/05/20

       
「阿甘正傳」,這已經是一部老片了。卻不時浮現在腦海裡,近日又有機會再思。很多人看到的是他的正直、單純與善良,並且認為這些特質為他贏得了友誼、甚至燦爛和成功。但許多人的經驗卻告訴我們,正直、單純與善良未必就會帶來友誼、燦爛和成功。我寧可說,呈現在阿甘這個人身上的一切,就是恩典兩個字。就好像影片在開始和結尾時出現的特別鏡頭︰一根飄落的羽毛。它象徵著恩典是那麼的輕柔,沒有人可以確知它會飄落 何處而恩典就是這樣平白無故地飄落到了阿甘身上。
        恩典的觀念挑戰了胡適之的話:「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它也完全跟佛教的因果報應背道而馳。
恩典是白白得來的,加給那些不配的人。很多人不容易接受恩典的觀念,但是隨著年歲與閱歷的增長,我卻愈來愈深信,生命中
零碎的成果可以靠努力,巨大的福氣靠的卻是恩典
       
因果報應的觀念,最糟糕之處,是它無法接受像阿甘這樣的智障者。它在邏輯上必然要說,那是受到詛咒的報應,是阿甘的前世或祖先敗德惡行、或得罪神明的惡果。許多人面對生命中的不幸與悲劇,不是也經常這樣來解釋嗎?(不僅如此,因果報應的觀念也無法接受陳進興的悔改。)
        但基督教卻有一個非常強烈而獨特的立場,
就是人永遠不能拿自己的貢獻和成就,來跟上帝交換些什麼回報!因為,再高的貢獻與成就也遠遠地達不到上帝的標準,而人如果真得要跟上帝講條件交換,所唯一該得到的仍然是死。因此,十字架拒絕交易,它只有無盡的愛與犧牲恩典是你不能作任何事,讓上帝多愛你一點;恩典也是你不能作任何事,讓上帝少愛你一點。因為,無論你是有貢獻成就或失敗卑微的人,上帝從一開始所給你的愛就已經是「全部的全部」

        有一部電影「阿瑪迪斯」在講莫札特的故事。阿瑪迪斯在拉丁文中的意思就是「神所愛的」。莫札特在音樂上擁有驚人的才華,但卻因此觸怒了另一個宮廷樂師薩里耶瑞(
A.  Salieri)。薩里耶瑞是個敬虔的基督徒,他熱切地渴望創作不朽的讚美音樂,但是他卻始終才華平平。有一天,他驚訝地發現,上帝竟然將自己夢寐以求的音樂才華,賜給了一個玩世不恭的年輕小伙子莫札特。為此,他大為震怒。
        在你我週遭現實的生命世界中,這樣的情形比比皆是。有些人對生命忿忿不平。為什麼那個窩囊的人會得到那麼大的福氣?為什麼那個壞人活得那麼長命?又為什麼我想要的卻總是得不到
       
《聖經》中類似的情形也很多。上帝為什麼揀選詭計多端的雅各,而不是盡責的以掃?上帝為什麼賜神力給那個沒有大腦的參孫?又為什麼膏抹矮小的大衛作以色列王?
       
事實上,不只是福氣,生命中所謂的不幸與悲劇,難道就不是恩典嗎?阿甘的燦爛與成功是恩典,而他的智障也是恩典。那根飄落的羽毛是涵蓋阿甘一生的註解,不是只有福、祿、壽、喜。
對於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我們中國人或者是用因果報應來解釋,或者是喜歡歸諸於所謂的,但對基督教而言,恩典就是生命中所有際遇的唯一解釋
        我回顧自己的一生,因果報應根本無法解釋生命中的一切,緣與命更只是沒有解釋下的解釋。而當我用恩典來解釋所有際遇的時候,我忍不住掉下淚來,並寫了下面這首詩。我只能用感恩的心來承載生命中所有的豐富、喜悅、缺失和遺憾。一切都是我不配得的最大的禮物

         
恩典如輕柔的羽毛,
             
誰知會飄落何處!
          它被不經意地踩過,
             
隨風又已經揚起。

          飄過了孤傲高崗,
         
聽盡了狼煙虎嘯,
         
渡過了匆匆河流,
         
踏盡了淒冷荒漠,


         
而今竟在我跟前,
             
飄落滿地。
         
我熱淚盈眶,
             
一一拾起。


         
原來 ──
         
恩典已如繽紛的春雨,
             
嘩嘩啦打在我頭上,
             
將我淋濕、淹沒
         
在無處可容的大海裡。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的恩典觀念根本是鼓勵懶惰與不勞而獲,更會讓人沒有責任感,甚至無是非之心。這個責難不是沒有道理的。
但真實的情形並不如想像的嚴重。因為這裡面有一個微妙之處,即人在愛的感召下有最強烈的服從及改變的意願畢竟,恩典的根本用意,是讓人在愛的感召中獲得新生的力量,而不是丟棄是非與責任、甚至是對人的縱容
     

®

                           十月的天空:我嚮往天空 2001/05/09  

       
這是一部改編自美國太空總署工程師侯麥希肯的自傳,一段非常棒、感人熱淚的追夢過程。
        首先讓我感觸的是,校長竟不支持那群高中生去製造火箭。全國科展,對他而言,是過於遙遠而不切實際的事。在他心目中,這群年輕人注定了就是要當煤礦工人,最多是爭取個足球獎學金,而這已經是最高成就了。他告誡賴老師,「我們要教育他們,不是給他們飄渺的夢。」
        這是多麼諷刺的「教育家」。他完全沒有年輕人一飛沖天的想像力,
他只是透過教育在維繫著傳統與既存體制。他的學校沒有超越意識、也沒有對世界的夢想,只是在複製現有的價值體系,並且提供能讓新生一代融入社會所需要的技能與觀念罷了!
        父親多麼引以為傲的,是自己身為礦坑領導人的卓越與成功。但侯麥卻不屑於到地下作礦工,他要搞火箭,飛上天空。侯麥代表的就是對父親的否定。最後也證明他獲勝了,而父親與煤礦也全都走進了歷史。
這再次說明了西方文學中「弒父」的特質,也就是說,在父母與兒女的對抗中,父母所代表的價值體系、生活方式和權威,終歸瓦解與失敗。這與我們中國文學裡的「殺子」文化,是形成強烈對比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年輕的一輩手無寸鐵、又沒有財富,
他們賴以擊倒上一代的方法,就僅僅是靠著「熱情與夢想」。這雖然是虛無飄渺的玩意兒,卻是推動歷史的一股最大力量
       
在片尾最後一次的試射,隨著火箭的穿越天空、高聳入雲,每一個人都抬高了下巴,引頸仰首、眺望遠看,這代表著夢想的徹底勝利,生命終將邁向無限寬廣的天空。
        看到了這一幕,我忍不住在心底吶喊,
在這凡俗的塵土世界,我多麼嚮往天空!
               

®

                              再談搶救雷恩大兵:意義與荒謬之間 2001/04/23  

        這部影片呈現出一個很大的存在矛盾。我們可以輕易觀察到,搶救雷恩的行動深深挑戰了那些戰士的內在意識。他們原本只是在殺人,如今卻擔單起了救人的任務。其中一位更體會到,原來,這是在無數戰爭歲月中唯一有意義、甚至值得驕傲的事。但矛盾的是,搶救這樣一個人的生命,卻必須犧牲許多人的生命。雖然這個行動的本質是高度人道的,為了是讓一個母親在悲傷中還有生存的安慰。但 諷刺的是,它必須經由更多的殺戮才能實現
       
此一掙扎在連長身上表露無疑。他那不明原因顫抖的手,正說明了內心的掙扎。他的掙扎還表現在要不要釋放那個德軍俘虜上。但到了後來,即使受到部屬的強烈質疑,他還是選擇了拯救生命。他的結論可以讓我們細細省思──「每當我們多殺一個人,我們就離家愈遠了。」然而,這樣的結論並沒有實質意義,因為他還得繼續殺人,最後自己和同伴也被殺。
        在影片中最矛盾的一個質疑,是那位被釋放的德軍俘虜竟然在重返陣營後加入攻擊他們的行列。當然這其中也必定有許多的無奈,但這實在是最大的諷刺。被救的人卻回過頭來去殺那些釋放他的人。
        其實,在整部影片中沒有一個壞人,
甚至每個人也都採取了正確行動。但結果呢?存在的卻仍是矛盾,而其中似乎也是無解,只能照著生命的劇本一幕幕演下去,直到曲終人散

       
生命在荒謬中是可以呈現意義的;
        但意義的實現卻在荒謬的劇本中。

       
意義與荒謬竟是如此地相反相成;
        而這樣的情節又正是生命的真相。
        歷史一幕幕地上演,
        矛盾一頁頁地展開。或許,
        那是永遠解不開的;
        ──糾纏離不清;皺紋扯不平。

       
這是存在的難題,也是生命的奧秘
    

®

                   「搶救雷恩大兵」是一部反戰片嗎?2001/04/22 

       
很多人都說「搶救雷恩大兵」是一部反戰片,因為它的畫面很血腥。導演的用意是在控訴戰爭的殘酷。
        這實在是很爛的影評。
        解開這部戲的關鍵,是片尾雷恩緬懷那些犧牲者時所說的那些話。他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善良、有意義,值得那些人為他犧牲。他還很認真地追問妻子,我是個好人嗎?
        這實在是個深刻的問題。因為,
我們每個人的新生都建立在他人,譬如父母、先烈、師長,以及許多的無名英雄與戰士等的犧牲上。而我們活得善良、有意義嗎?值得他們為我們犧牲嗎?
       
此時影片中呈現出整齊的一排排的十字架,更透顯出了耶穌流血犧牲而換取吾人新生的宗教意涵。
        如果那些英勇的戰士復活過來,而當他們看到美國新生的一代那種腐化墮落的生活方式時,他們可能會非常憤怒,覺得自己的鮮血白流了。

        這部影片中血腥的場面,其實是在強調他人犧牲的代價是極其昂貴、甚至到慘烈的地步。相形之下,我們這些受惠者生活的虛空、無意義,甚至腐化與墮落,實在是令人悲憤的對恩典的嚴重糟蹋與污辱。
        雷恩始終是個值得承受恩典與被救贖的人。他年輕在戰場上時就不肯退卻苟活,他與弟兄們一起固守陣地。戰後,他更戰戰兢兢地活著,要求自己活得善良、有意義,直到老邁。
        我渴望作個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