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記集 4
首頁 向上 最新作品 札記集 1 札記集 2 札記集 3 札記集 4 札記集 5 札記集 6

I am Solo-Man. I like solo.

 

殺了哥白尼和伽利略 死亡的五大貢獻 死亡,權力之最
死亡,無知之最 九寨溝:水草風華1 九寨溝:水草風華2
九寨溝:水草風華3 九寨溝:水草風華4 九寨黃龍:水波曼舞7
九寨黃龍:水波曼舞6 九寨黃龍:水波曼舞5 九寨黃龍:水波曼舞4
九寨黃龍:水波曼舞3  九寨黃龍:水波曼舞2 九寨黃龍:水波曼舞1
九寨溝:倒影彩繪6 九寨溝:倒影彩繪5 九寨溝:倒影彩繪4
九寨溝:倒影彩繪3 九寨溝:倒影彩繪2 九寨溝:倒影彩繪1
否定與懷疑 黑夜已盡,白晝將至 李遠哲表態

誰殺了哥白尼和伽利略?

對有些人來說,地球是圓的或平的,
決定於他正在跟誰度蜜月!

衡量事理的那把尺,
總隨著人情的溫度而
熱漲冷縮

這樣的人是溫暖的,
也是冷血的。

教皇,至少是為教義而奮鬥;
許多人卻
只用情感的好惡,
    就殺掉了哥白尼和伽利略。

文明的障礙,何止是壓迫?
還有在
濫情下的
   
是非不分

M. Weber 說,現代化的核心,
    就是理性化

這個看法,還真是有道理的。

死亡的五大貢獻

因為有結束,回憶才變得美麗 ──
人總在親友死後,發現他們的好;
失去了,才開始珍惜。
不死,反而累積許多嫌棄和怨恨。
死亡,讓這一切煙消雲散。

死亡還壓縮生存,
讓生命的意義開始被探問和追尋。

人總在自己或親友面臨死亡的一刻,
才醒悟生命多麼短暫,
並真正嚴肅面對,生命是什麼?

人也只有死後,才會得到真正的評價。
沒有「蓋棺」,如何「論定」?

就如叔本華所說的,
在生命結束時,角色就顯露了真正面貌,
行為有了結果,
成就得到正確了解,
所有的虛假都粉碎。

死亡更帶動了文明的進程。
幸好大人物會老化與死亡,
小人物才有機會。
文明的發展不僅有賴於才華,
更建築在才華的不斷替代上;
而死亡是最有強制性的替代。

死亡,甚至是活人的福音。
有些人實在不可愛,
譬如希特勒和史達林,還有,
隔壁那好罵人又變態的老王。
他們不死,是許多人的噩夢與悲劇。

死亡,不必忌諱;
也毋需美化。
它本來就是上帝最美妙的設計

死亡,權力之最

愈是雄偉壯麗的墳墓,
愈證明了帝王的悲哀。
因為它意味著權力的極限。

面對死亡,帝王唯一的權力,
用雄偉遮掩枯骨,
    以壯麗裝飾腐朽

他所真正渴望的,
其實是
拒絕為自己建造墳墓
    的更大權力

死亡,無知之最

所有的死亡「學」,都是知識上的浪費
因為沒有一個談論死亡的人有死亡經驗;
    也不曾存在死而復活的人,
    可以正確陳述死亡的真相。

死亡,因此是人類所有的無知中
    最大的無知。
也是所有無法探究的範疇中
    最無可探究的事物

甚至,人類對上帝的認識,
都遠遠超過對死亡的認識。
因為對於存活者,
至少還聲稱上帝可以經驗,
但對於死亡,則全然沒有。

死亡與人類其實從未遭遇。
    人在的時候,死不在,
    死在的時候,人不在

死亡從來就不認識人類,
人類也從來不認識死亡。

面對死亡的唯一態度,
即看它是人類的無知之最。
所有的恐懼和悲愁,
很弔詭地,
竟在此就徹底消解了

    水草風華 1

這是從九寨溝的最高點原始森林走下來,在棧道旁拍攝的一景。
經過了劍崖懸泉,還沒有到天鵝海。
這裡可能就是所謂的草海了。
我不知道水面下的那些植物是什麼?
看起來像是某種藻類。
它們強烈的深綠色,順著水流方向形成螺旋狀,
緊緊地將我的目光抓住,想看個究竟。
水面上則生長著一叢叢淺黃綠色的芳草,
在陽光下生氣盎然。
再加上幾棵躺在水裡的枯樹,
你不覺得它們搭配得太完美了嗎?

     水草風華 2

這已經來到天鵝海了。
最美的是近處,斜躺的水草敘述著水流方向;
波紋更將青綠色的水底編織成魚麟狀。
後面,則是兩大排水草包圍起一泓靛藍色的湖水。
還看得到水底的青綠和一棵枯樹。
很有一番優雅的感覺。

     水草風華 3

這裡是蘆葦海了。
它們是高山的品種,長不高。
卻佈滿了好大一整片,帶著稍微暗紅的黃白相間,
在微風中搖曳,美得幾乎讓每一個遊客都叫出聲。
特別是在蘆葦海的中間,竟蜿蜒有一條水流。
它不僅為這片原野增添了鮮豔的藍綠色,
也帶來了潺潺流水的情調味。

     水草風華 4

這是五花海的一處平台岸邊。
當時正值下午一點鐘,強烈的陽光直射下來。

偏光鏡的效果有限,我卻沒有其它
拍攝角度可選擇。
但湖底綠油油的一片還是很特別,應該是藻類植物吧!
格外吸引我的,是那些聳立起來的尖突狀部份。
我不了解它們為什麼會長成這樣?
只覺得好像是一個個站著的小兵丁。

  水波曼舞 1

左邊這一張是在九寨溝熊貓海瀑布的一角。
右邊則來到了黃龍風景區。
它們本身其實都不是太雅緻或壯麗的景色,
但是透過放慢快門速度的技巧,
水就呈現了如此的美麗樣態。
真是所謂的「涓涓如絲」。
好像一層裝飾大地的、透明的絲質地毯。
這樣的綿延性,使我聯想到 Henry Bergson 的哲學。
他說,重要的是微妙的、貫穿的流動(flow),
而不是凝結在某一空間的靜止狀態。
整個的「過去」,延長並作用到「現在」。

     水波曼舞 2

這是在九寨溝的珍珠灘。
拍攝它的時候,卻不能再用綿延。相反地,得抓住瞬間,
才能呈現出一粒粒水花的跳動狀。
有朋友說,它看起來像下雪。
其實,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
整個珍珠灘是一個寬達三百多公尺的扇面鈣化灘,
乳白色的水花飽含著鈣質,
難怪會有那種飛珠跳玉的奇景。
在藏族的傳說中,
神女沃洛色莫大戰惡魔,不慎失手,
脖子上的珠鍊被扯斷,
結果,掉落了這麼一地撿也撿不完的珍珠。
有誰敢跟我說,
這些水花的價值和美好,會輸給任何一顆珍珠?

     水波曼舞 3

這是在九寨溝盆景灘旁的一處角落。
原本,緩緩的水流,淺淺地遍佈一叢叢矮木,蔚為奇觀;
但到了此處,卻湍急起來、淙淙作響了。
當時,一種莫名的直覺抓住我,
搭襯著奇形的矮木叢、石頭、青苔和零星的枝葉,
拍攝出了這樣一張霧狀的水流曼舞。
到現在,我還是說不出那種直覺是什麼?
有點像是萬馬奔騰吧!
隱約還聽到湍急、向前衝刺的響聲。

     水波曼舞 4

這是在黃龍進入園區沒多久的一處鈣化溪流景點。
雖然已經早上九點半了,卻寒冷得像是清晨。
道路的兩旁多處積雪、植物也都結霜。
我的一位團友發現了這棵結冰的小樹,大夥好興奮。
這張相片美在於背景的烘托。
單純、卻有流動感,
溪水有如白色絲綢,裝飾著這一棵晶瑩剔透的高貴小樹。
更特別的是,整張相片淺淺的偏藍色調,
偷偷表露了高海拔山區早晨的寒意,還有,
這一棵小樹所經歷的風霜。

     水波曼舞 5

這仍然是在黃龍。
在長約七公里的鈣化山峽中,有三千
多個華泉彩池順坡而下。
它們因石灰岩滲出大量的碳酸鈣岩溶水,
流淌的水受阻,產生環流或滯流,就形成了梯田狀相連的堤埂結晶。
我的第一個感覺,是這裡有點像美國的黃石公園。
當然,也不盡然如此。

在這一張相片中,有著不同深淺的水色,
但更美的是,
閃動、如麟狀的水面波紋。
陽光和風,讓彩池鮮活了起來。

    水波曼舞 6

這是從海拔約三千六百公尺的頂端平台 ,俯視黃龍最美的五彩池。
不只色澤很美,波紋很美,
層次和構形也很美。
像是一朵朵水藍與乳白相間、交疊盛開的梅花。
點綴、並環繞著稀鬆的矮木叢,
還有一旁相片看不到的岷山主峰,皚皚白雪的雪寶頂。
真有一番雍容華貴的氣勢,
不愧是所謂的「人間瑤池」。
難怪與九寨溝同樣都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水波曼舞 7

這來到了牟尼溝的二道海風景區。
整個景區遊客稀疏,景色也平平。
卻從水底枯樹呈現出這麼一幅難得的景像。
它看起來有如某種大型動物的脊椎骨頭,
而且,躺在那裡,深埋好久了。
湖底連續塊狀的石頭,
竟也呼應著骨頭組織的節狀結構。
更奇特的是,由於陽光的折射,
輝映出藍、褐、白和金黃等多種顏色的光彩,
像極了一隻隻的熱帶魚,
不知是遊憩還是覓食,在這堆枯骨中。

  倒影彩繪 1

這是九寨溝的五花海。
它當然是「湖」,卻因湛藍似海,藏族人稱之為「海子」。
好一個「海子」的稱呼,
讓我瞥見了藏族人的雅致風情。
倒映在湖裡,最遠的部份是人影、彩林和一株禿白的小樹,
較近處,則是濃綠的山頭,還有深藍的天空。
包圍在這些倒影中間的,是躺在淺藍色水裡的兩棵大枯樹,
但比這更真實的,
是前頭那幾根凸出鏡面、彎彎曲曲的枯枝。
它們零星、孤寂地挺立著,
戳破了這幅幻影世界中那朦朧的面紗。

     倒影彩繪 2

這仍然是在五花海。
簡直就是一幅水彩畫。
它用水面作畫布,大筆揮灑上色。
從深青到淡綠,還點綴著淺黃和橘紅。
只留下中間那一抹淡藍,秀出「海子」的本色。
我凝視這幅畫作好久,
驚訝於它竟然比真實的山林更美、
更耐人尋味。

     倒影彩繪 3

這張相片證明了自己就是五花海。
原來,山上的世界就是水裡的世界;
而加總起來,就成了繽紛絢爛。
最突兀的是,
水草和林木竟還畫出了好大一個十字標記,
證明了倒影的精確、忠實和一絲不苟。
中間那一小片孤島和鵠立的光禿小樹,
你看它們會寂寞嗎?

     倒影彩繪 4

這是在九寨溝的箭竹海。
我的兒子南南說,「爸爸,你把相片弄反了。」
他沒有說錯,只是弄反的不是我。
這一幅景象,讓我驚歎得無以名狀。
試想,水面要多平靜和清澈,
才能讓倒影沒有扭曲和皺紋到這種地步?
即使是山頭頂上的靄靄白雲,也都栩栩如生。
可曾有那一部影印機,能如此拷貝自然美景?
當初我在構圖的時候,
刻意在左下角露出淺藍水色和水底的枯樹,
又在右邊留下鮮活的綠色枝葉,
為了是對比出真實與幻影。

     倒影彩繪 5

在九寨溝的第三天,我登上了老虎嘴,回程時又到了五花海。
不經意發現,倒影比前天更美了。
這張相片幾乎可以倒過來看。
水平線上看不到的山頭和藍天,
整整齊齊地全都出現在畫面了。
最奇美的,是右下方湛藍的那一塊,
有誰可以告訴我,
那是水色或天色?還是交織起來的水天一色?
不要被白雲欺騙了,
它們可是飄過後就無影無蹤。

     倒影彩繪 6

這仍然是在五花海。同一天,距離上一張不遠處。
我將三腳架調到最短,幾乎是蹲跪、龜縮在傾斜的地上,
拍出這樣一張既對稱又有遠近感的畫面。
我滿意極了。
一大片深黑色的松樹枝葉,強烈支配了所有視覺,
然後漸層式地,發展到兩團近乎半圓的樹群、旁邊的人影,
最後收尾在淺白黃的模糊中。
明眼的鑑賞者應該可以看得出來,
構圖的人配合映在水中的山稜,
沿著三到五度上揚的水平線,慢慢遠去。
讓真實與倒影之間的對稱,
從大漸小、由深至淺。
美哉!九寨溝,
你讓我相信人間有天堂。

否定與懷疑的雙重面貌

對於否定與懷疑,
我們毋須像保守主義那樣,
    對之敵視和害怕;
但也不必像自由主義,
    給予過高的評價。

否定與懷疑,
有一張介於上帝和魔鬼之間的臉

它們總是可以理解、想當然耳,
卻又計謀摧毀一切、殘酷無情。

基於它們所作的顛覆,
   
重建成為可能
但,它們也只是顛覆,
   
並不負責重建

否定與懷疑,
讓人得以走出
教條的桎梏
卻可能懸吊在
深淵的邊緣

既是邁向真實的反省力量,
也同時是
通往虛無的溫床。

它們是清醒的美酒
    自由的樑柱
可也是
夢想的毒藥
    信念的晚鐘

黑夜已盡,白晝將至

儘管自己沒有作錯什麼,
人還是無端受到侵犯和傷害。

這時候,除了喊冤和生氣,
其實,最該作的,
是不管它們如何猖獗,

都將之當作黑暗勢力的
    最後咆哮

人的本能,
總是第一優先處理所受的傷害。
結果,原有的目標或理想,
就被放在一邊了。

創傷中最美好的出路,
是更加凝聚、專注、
    無悔而勇敢地
    作夢

並且,堅定地相信,
黑夜已盡,
白晝將至

而這,
正就是我的
歷史神學

李遠哲表態,不良的示範

知識份子不應該以學術中立為由,
而遲疑甚或棄置了對社會的參與。
正如馬克思的名言 ──
哲學不只是解釋世界,
    更是改變世界

然而,從知識份子的身分來看,
表達社會良知的最好方式,
是對某種現象或事件提出評論及改革,
    而不是為某政黨或候選人背書;
是對社會的方向和願景提出指引,
    而非在不同的政治勢力中選邊站

對於人或政黨的認同,總夾雜著許多利益和情感;
而對於事,則比較容易在理的層次來思考和討論。

知識份子經常自詡的一個美德,
不正是「對事不對人」的批判或主張嗎?

人,屬於關係的範躊,
事,屬於理性的領域。

對於社會和歷史,
知識份子拒絕疏離,但需要距離。
選擇投身,卻畫出界限

距離為了是清醒,
界限為了是獨立。

台灣的悲哀是沒有裁判。或者說,
是所有的裁判都已經喪失公信力

以此而言,
少一個有公信力的李遠哲,
遠比少一個政客阿扁,
對台灣損失更重。